探寻闵行区古藤园(中)

标签:
上海闵行古藤园文物保护节孝坊积翠坊崇德桥紫藤宋井亭旅游 |
分类: 公园、景点 |
探寻闵行区古藤园(中)
“古藤园”由来及历史:
古藤园位于上海成陆前的古海岸沙冈之上。原址曾是一乡间集镇,俗称“紫藤棚镇”,现在闵行临沧路148号,近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古藤园虽然历史短,但园内的一棵紫藤却有470多年的历史,为沪上紫藤之最,系明嘉靖年间乡贤、诗人董宜阳手植。紫藤高 3.7米,围1.5米,覆盖面东西24米,南北14米。如今蟠根虬枝,依然生气盎然。开花时香气蓊郁,青紫相映,冠盖半街,远望如天半紫霞,煞是壮观。
为保护这株沪上最古老的紫藤,开发旅游文化资源,闵行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园林管理局拨款兴建“古藤园”,于1999年12月对外开放。此外,古藤园还把原先散见于区内外的宋代八棱石井栏、蟠龙古础,明代雕花旗杆石,清代单门、三门石牌坊,以及民国花岗石平板桥等文明古迹汇集于内。宜阳古藤:距今470余年,为沪上之最;紫云阁:朱漆粉墙雕花窗的二层楼宇;宋井亭:倚壁而建、青瓦翘檐的半亭;积翠坊:距今250年;节孝坊:通体满雕的花岗石牌坊,清代乾隆十二年建;崇德桥、蟠龙石础、望海亭。
节孝坊:
刻铭八棱石井栏:
井栏为青石质,高36厘米,上口内径25厘米,井栏圈上小下大,外壁有八个立面,其中一面镌有55字铭,记载一项姓佛教信徒为超度亡妻早升佛界,于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五月在村口开凿义井,造福乡里。该井原址在今吴泾镇境东南角、黄浦江转弯处的一个村落口。早年井已废,井栏移地留存。1966年,原塘湾人姚顺林将其收藏,1999年建古藤园时捐出。刻铭并有确切纪年的宋代石井栏在上海地区较为少见,故将其列入不可移动文物是较有效的文物保护方式。现被安置在名为“宋井亭”的半亭之中。前有假山作屏,后倚高大的照壁,上有半亭遮荫。
积翠坊:
原在上海襄阳南路西,建国西路南侧地域。1997年10月上海拆房工地发现,于10月25日迁今址。坊高约5.40米,花岗石质,单门二层三顶,中间顶檐下为双龙戏珠边纹“圣旨”碑,其下横匾镌有阳文楷书“积翠坊”三字。年代:清末。
交通:
轨交5号线文井路站或华宁路站,步行前往。
莘荷线、闵东线到沙港桥站(江川路临沧路)。
看点:
宜阳古藤(古树名木:470年、区级文保),节孝牌坊(区级文保)、积翠坊(区级不可移动文物),崇德桥,宋井亭。
周边看点:
马桥老街、荷巷桥老街。
照片拍摄于201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