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研 究 报 告修改版
(2017-04-21 17:08:01)《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研 究 报 告
关键词:促进、提高、利用,应用实践,方法与过程,探索优化
报告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交互白板技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交互白板,逐渐实现以交互白板为教学平台的多种媒体的共用,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我们的研究,探索出建立在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基础上的有效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电子白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活动。
正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1、 背景:随着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课堂教学活动越来越需要各种辅助性的媒体设备来提高教学效率。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旦有公开课、研究课等,多媒体教学大多成为教师表现的亮点。可是,与公开课、研究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室里的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等装备多被冷落。可见,新的教学媒体、技术与日常课堂教学应用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这和教师平时使用已有设备的态度、习惯和各课程的特性等都有极大的关系。伴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从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进行了很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很大的活动空间,我们还没有把研究取得的成果,充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交互式白板的推广与应用,我们以本次课题研究为契机,为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校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宜梦路。此处为河北区和北辰区交界地。现代化达标前夕,我们迁入翻新的教学楼房,校园环境和配套的教学设施有了巨大的飞跃。所有的教学班和专业教室,都装配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2、目的、意义:现阶段,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交互白板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优势互补的最佳表现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互能力;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推广和有效利用,能够显著地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在远程教育、在校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的发挥有待进一步的发现、研究和提高。
我们认为教师通过运用交互白板开展应用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每一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交互白板应用研究,必将会给我们的课堂巨大的变化,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因此非常值得我们全面深入研究与探索。我们的课题研究,探索出了建立在电子白板基础上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电子白板的使用效能,使电子白板系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研究过程
通过研究实践,基本已经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预定目标:
1.通过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效应用的实践与探索,我校电子白板配置及使用已初具规模:
(1)普通教学班及专用教师电子白板配置已达到100%。
(2)所有参加实验教师基本能够熟练操作白板,进行白板教学。
(3)白板教学班学生能较熟练操作白板,有效地进行教学互动。
(4)实验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探索、挖掘白板应用的技巧。
2.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
(1)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逐级分层培训的模式,使70%的教师能较熟练的进行白板的基本操作,运用白板教学设计模板进行基于交互式白板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2)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特别是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3) 通过教研活动,推出不同学科的一些优秀课例,寻求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
3.通过本课题研究,建设基于交互白板的优质教学共享资源库,充分发挥交互白板技术优势的教学软件、教学课例有效地指导和应用于课堂教学。
三、研究内容
1.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在使用电子白板的过程中,尽可能探索出电子白板的使用功能。
2.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优秀教师。
3.探讨不同学科基于交互式白板环境下学与教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方式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1.2012年5月,我校申报该课题立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经过总课题组审议后,确定课题研究涉及的学科,参考了大量有关教学模式研究的材料,广泛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实实在在地开展研究工作。
2、2012年5月—2012年8月,是我课题组的第一轮研究阶段。了解了我校交互式白板的使用现状和教师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寻找到切入点。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在实验组内进行交流研讨,提高中心组科研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日常教学中,实验教师认真写好白板应用教学反思,应用好白板教学设计模板编写教学设计,有效地进行基于交互式白板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2.2012年9月—2013年3月,为第二轮研究实验阶段,主要任务是专业技能提升和整合创新阶段。我们通过参加各级各项教学课例展评活动,举办校级说课比赛,举办“周二大讲堂”等一系列活动,推出不同学科的一些优秀课例,寻求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交互白板的应用为抓手,探索出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2013年4月—2014年1月,形成最终成果和总结验收阶段。在项目启动后,我课题组接受区教科室对我校研究提出的建设性指导意见,把研究的学科聚焦到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把白板的教学设计、课件库建设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中期评估、总结的基础上,围绕基于交互白板环境下,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在构建了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方法,把学生的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五、研究成果
交互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学习的参与性越来越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动手能力越来越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越来越提高。
1.课题研究,探索出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项新技术,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意义上做到“以生为本”。教师以更感性、更直接的方式授课,学生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师生交互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情导趣、建构知识
在研究实践中,我们的教师首先从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入手,充分利用交互白板的功能,创设情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且有效的导入模式:
有趣的故事设计创设情境
案例1:《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用学生很感兴趣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分桃子的故事导入,“把4个桃子平均分,每人分几个?把2个桃子平均分,每人分几个?把1个桃子平均分,该怎么分?”巧妙地导入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案例2:《可能性》一课时,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球是什么吗?(乒乓球)你们喜欢打乒乓球吗?下面展示一段我们班两位同学打乒乓球前争夺发球权的录像。在这个环节,利用白板播放录像,创设故事情景,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景,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同时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一环节的设计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本节课教学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
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
案例3:数学课《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制作好演示火车、螺旋桨、电梯、缆车、风扇、风车运动过程的小动画。利用白板的播放,回顾日常生活情景,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现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进行分类,感知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特点。通过观察、分类及旧知识的迁移,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感知,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
巧妙地问题质疑创设情境
(2)整合白板资源 创新课堂活动
利用交互白板可以巧妙构思,创新设计教学活动。如,利用电子白板可以方便解决PowerPoint或Flash课件中难以实现的交互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使用遮罩功能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页面快照等功能来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利用电子白板中前置、后置、对象移动、翻转、透明度等功能来诠释教学中的难点。
案例4:在语文小学《白鹅》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与学生利用白板进行互动,根据提示猜老师喜欢的动物,从而引出课题。在这一环节,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聚光灯由小变大,在白板上移动,展示图片的局部画面,给学生以提示,从而培养学生的联想力。
(3)回归传统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交互白板的“写写画画”是一种课堂的回归,把教师回归到学生中,把学生回归到真实的课堂中,而不是常见的课件展示讲解的教学过程。教师充分利用交互白板的界面操作和标注模式,直接调用准备好的各种体素材,利用交互白板展示、书写、绘画和擦除功能,灵活的创设学习情景。
案例5: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 《有趣的图形》一课时,教师充分地运用白板的各种功能,既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
2、课题研究,积累教学资源,提升业务水平。
本次课题研究,我们收集整理了老师们制作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获奖优秀教学课例视频上传保存到校园网资源服务器,形成校内资源共享。与此同时,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授课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梁晓微、杨杨、姜柏竹等老师的数学课《认识立体图形---复习》英语课五年级上册《Unit4 Lesson23》语文课《花钟》在2012年北辰区“天士博”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课例评比活动中,获区级二、三等奖。
贾佳、李峥、王帅帅、翟雪老师的英语课《Lesson9》品社课《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学课《三角形的内角和》美术课《感受声音》在2013年第十一届全国小学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区级选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周金辉、张雪梅、贾佳老师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非典型肺炎》《Revision5》《Lesson9》荣获北辰区第四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多媒体课件评比二、三等奖。
姜柏竹、翟雪、房秀香、贾佳等老师在《全国首届和谐杯“七说说课”大赛》中荣获不同的奖项。
芦沫含、杨杨、梁晓薇参加山东诸城在青岛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和谐杯说教材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
石少艳老师的论文《巧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房秀香老师的论文《信息技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巧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课堂表现力》荣获北辰区教育科研微型课题成果评选三等奖。
芦沫含老师的论文《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让语文教学提高效率》荣获北辰区教育科研微型课题三等奖。
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我们是处于农村的一所小学,虽然教学设备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教师理论认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很有限,加之开始接触和研究白板起步较晚,此次研究的周期又短,还不能从更深层次地探究出系统的理论,只能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进行印证性研究,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授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