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游记(下)

(2011-11-19 10:02:51)
标签:

转载

麒麟殿上神仙客  龙虎山中宰相家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游记(下)

 

参观完讲经阁继续向东游览,即来到位于玉皇殿后天师府中轴线上,此处为天师府内二、三进院落的分界,为历代天师的家居私第。构成“前宫后府”式的建筑风格。

http://s14/middle/62901c89naede7c4b93dd&690

http://s6/middle/62901c89naede7d4f6dc5&690

http://s12/middle/62901c89n77e30c902f1b&690

http://s4/middle/62901c89n77e30c993983&690

三省堂。私第门为砖石结构,门额“相国仙府”四字,其中“国”字由“西、国、人”三字组成,是道教独创的一个字。门联为“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说的是南张(张天师)、北孔(孔夫子)两大世家的荣耀与显赫。门内的“照壁”,正面为太极图案,两侧联语为“道贯古今包宇宙;法遵自然驭人神”,横批是“道气长存”。背面石雕有鹤、鹿、蜂、猴,谐音即为“厚禄封侯”,象征高官厚禄,宰相门第

http://s12/middle/62901c89naede7cfe758b&690

院内主殿为“三省堂”,语出儒家经典《论语》“吾日三省吾身”。它表明历代天师在行为、修养方面深受儒家的影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此殿由第六十一代天师张仁于同治四年(1865)重建,是天师府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建筑。

中后厅。天师殿的背面祀30代天师张继先神像。上方“碧城”匾额,是清康熙帝御赐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的匾额。碧城二字,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神像两侧的对联为“道不远,在身中,气归元海寿无穷;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

http://s7/middle/62901c89naede7f2d80b6&690

http://s11/middle/62901c89n77e30cc6c53a&690

中厅、后厅与三省堂本是连成一体的徽派建筑。中厅前的天井,取“水之不外流”之义。东西二门分“紫气”、“金光”紫气门暗含“东边”的意思,取“紫气东来”,金光门即西便门,西方庚辛金,构思巧妙。中厅正上方横悬“教演宗传”匾是乾隆皇帝御笔题赠给第五十六代天师张遇隆的匾额,此匾是原物,历经沧桑得以保存,为天师府三绝文物之一。

http://s12/middle/62901c89naede844062eb&690

http://s1/middle/62901c89naede84c29aa0&690

后厅是天师的食宿生活厅,其中宴厅门上悬黑底花边金字匾,上书“壶天春永”,“壶天”二字,语带双关,既指壶山仙境,又指壶中岁月。后厅中堂匾额“道契崆峒”是袁世凯赠给第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契乃“合”的意思,指黄帝到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意思是说道教历史悠久,来历正宗。中堂画为“老君骑青牛图”。东侧卧室原为历代在位天师所居;西侧卧室乃退位或继位天师所住。

狐仙堂。中后厅之楼上,有狐山堂和小姐绣花楼。相传狐仙乃一对母女,成精之日遭雷击之厄,为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所救。感恩图报,化成美女,助历代天师除瘟疫,灭鼠怪,周济四乡贫民。明永乐年间,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遵兄法旨,立狐仙堂,四时供祀。

http://s10/middle/62901c89naede8743a319&690

。私第东面的院落为也是一个四合院,门匾“授院”,也是金龙盘柱,石狮前陈,金碧辉煌。门前有说明牌:“唐天宝七年(748)玄宗命设授院。宋朝亦有授院之设,是道教正一派授传度的重要活动场所。宋元之后,道士授均在天师府举行。明嘉靖五年(1526)在此建天师家庙,后毁。2007年重建,恢复旧制为授院”。正殿面阔五间,檐下匾额为“天师殿”,左侧匾额“道脉永续”、右侧匾额“德配天地”,门前楹联为“天降真人开道统;师演符济苍生”。天师殿原建于私第门内三省堂,2007年重建于授院内。里面供奉了自祖天师以下的六十三位天师及王长、赵升二位真人。整个殿堂巍峨高大,雕梁画栋,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殿堂内部非常宽敞,能够容纳数百人同时举行宗教活动,是道教祖庭举行重大科仪斋醮活动的主要场所。左配殿为转运堂,右配殿为祈福堂。

http://s16/middle/62901c89ned4b15bac46f&690

http://s1/middle/62901c89naede898894f0&690

http://s8/middle/62901c89naede87b890f7&690

http://s10/middle/62901c89n77e30da2b159&690

参观完授院,继续向东有一条南北小巷,就是天师府的后门出口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