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写几个教案
(2011-10-25 10:47:25)
标签:
教案杂谈 |
分类: 随笔写练 |
一学期写几个教案
一学期写几个教案?这个问题很简单,每节课都应该有教案!
昨天,不经意间,看到其他学科的工作手册,一学期96个教案!再问问主任,“当然一节课一个教案啊!”如果这样的话,算算也差不多100多个,又问:那要写几本呢?“这学期是新年级,没有毕业年级多,现在差不多写了一半了!”……
一学期写几个教案?这个问题很简单,似乎还有点幼稚!对比自己的学科,由于学科的原因,周课时就很少,相同的内容要上很多班。主科周课时多,班额相对少,每节课或多或少都有作业,……不经意间理解了主科老师的工作,每次去到办公室,基本都在要么备课,要么批改作业。
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难处,自己所上学科,周课时少,但备课不能少;班级多,更有了多实践的机会;每次批作业都要花去很多时间,这不是不认真批改作业的理由。
以下是自己以前的一段摘抄,出自http://new.060s.com/article/ 2008/10/18/105205.htm
一、手中有案。教案是铁轨,教师是火车头,学生是车厢。铁轨伸向哪里,火车便开向哪里。
二、心中有案。学生是风筝,教案是线,无论风稳飞得再高再远,都挣脱不了放风筝人的控制。
三、心中无案。学生是太阳,教案是向日葵,不管太阳走到哪里,总是面对着灿烂的笑脸。
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上得非常成功,吸引了所有的听课老师。课后,一位老师对这位历史老师说:“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有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