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small/002xDg3nzy6KhPbELqZ95&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http://s13/small/002xDg3nzy6KhPbZgsYec&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画外音:评价古代人物,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之人,有拼命硬干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然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信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历史是一片海。中华民族英杰辈出,堪称中国脊梁的人们。回回民族也屡见不鲜。
http://s4/bmiddle/002xDg3nzy6KiRRbDQT43&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这里是云南滇池。宋元之交滇池灌溉若屯四十万亩。由于战乱失修河道淤塞,每逢雨季,倒流的滇池水便泛滥成灾。滇池周围一片泽国。地受其殃,人受其害。
http://s15/small/002xDg3nzy6KiSmpNyC7e&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林棕:云南那个地方(当时)特别糟糕。特别荒蛮,是忽必烈特别棘手的地方。民族特别多。经常叛乱,引起很多纠纷。在那个地方比较落后,文化程度很低。生产也不发达,刀耕火种,还是原始时代。水患频繁的滇池和云南混乱的政治局面,给元世祖忽必烈出了个难题。云南地处边疆,治理不好势必影响大局。忽必烈想到了赛典赤。
http://s11/bmiddle/002xDg3nzy6Kj2WOzJU3a&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赛典赤;全名赛典赤,黵思丁,乌马儿。他为元朝的统一大业立过汗马功劳。不仅雄才大略,而且是理财的高手。
http://s11/bmiddle/002xDg3nzy6Kjb2EPRU1a&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http://s6/small/002xDg3nzy6KjbexW7zf5&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云市大学教授x
斌x:元史赛电赤黵思丁传记载,太祖西征,当时他在布哈拉属于一个小的独立王国。他是属于王子身份率千骑,文豹,白鸽迎降。就是归顺了太祖铁木真。铁木真非常器重他,命入宿卫。宿卫就是禁卫军。铁木真禁卫军地位非常的高。
画外音:赛典赤以花甲高龄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他审时度势,兴利除弊,开创了云南史上火治民安,五谷丰登的大治局面。
据现存赛平章德政碑记载:赛典赤他主持设计了昆明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调来水利专家分段实施。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三年得以完成。
http://s5/bmiddle/002xDg3nzy6KjnMfB1a44&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http://s6/small/002xDg3nzy6KjnNelWR15&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云南省民x研究所研究员xxx:他就动员了三千多士兵,把海口原来很狭窄的地方拓宽,把多年的淤泥挖除,让多余的滇池水通过螳螂川海口。我们又叫螳螂川。就从螳螂川疏通流到金沙江。滇池水位慢慢下降。下降以后沿岸的水患问题就从根本上解决了。
画外音:赛典赤把云南行省的政治中心从大理东迁到今天的昆明。
http://s10/bmiddle/002xDg3nzy6KjoEtPpn49&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他恩威并重,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xx了地方割据势力,使云南彻底纳入元朝的政治范围。
画外音:云南作为元代在西南边疆建立的第一个行省。对于日后元代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无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http://s3/mw690/002xDg3nzy6Kjp5G68ab2&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直到今天,云南全省一百零八个市县中,一半以上是根据赛典赤所设,路,府,州,县命名或演变而来的。
http://s1/small/002xDg3nzy6KjpieL9m50&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con
从云南整个境内来说,建立了行省,行省就是直辖市。在这个地方实行了像征税,清查户口,驻军,设站赤,这些很严格的直接统治的方式。使得这个地方过去非中国直辖的地方,通过赛典赤治滇就开始成了我们中国中央政府直辖的一个省了。
画外音:政治局面稳定之后,赛典赤着手修筑道路和驿站。以保证朝廷政令畅通。改变云南因割据势力而造成的闭塞落后状态。
http://s12/bmiddle/002xDg3nzy6KjtNc6Cf2b&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在赛典赤之后他的继承者继续自云南修路置驿,致使四川与云南栈道千里无所不通。
http://s9/mw690/002xDg3nzy6Kjudzcrm88&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为后来云南民族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http://s16/small/002xDg3nzy6KjJBuI8v3f&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党文海:这条驿道从当时的中庆路,就是今天的云南昆明,一直修到了今天的四川宜滨。在元朝的时候叫叙洲。这条驿道是非常重要的,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是把这样一条路线,当成非常重要的交通线。这一条交通线的开辟,就加强了云南和内地的联系。
画外音:赛典赤勤政爱民,他的德政一直在云南人中间口口相传。
http://s16/small/002xDg3nzy6KjKpdxIH7f&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云市大学教授x斌x:有一天他下乡到农村去,碰到一位农夫。他就和他攀谈起来。看到农夫的耕作方式非常陈旧,还是手工和刀耕火种。就问农夫说你们为什么不用牛来耕地呢?农夫听了很惊讶,牛耕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先进的耕作技术,不知道怎么使用耕牛。赛典赤就教他们如何使用耕牛,说那我们没有能力解决耕牛的问题。赛典赤说由我们给你们提供。
画外音:赛典赤之后到了明代。中国回回人中又出了一个声名卓著的人物他就是清官海瑞。公元1665年阴历十一月。
http://s13/bmiddle/002xDg3nzy6KjLArzSkfc&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大明朝一个极平常的日子。嘉靖皇帝接到海瑞呈上的奏疏,奏疏直斥皇帝,二十余年不理朝政,以致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
http://s13/mw690/002xDg3nzy6KjMj88Nucc&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意思就是所有人早就对你心怀不满。比起过去那些好皇帝,你实在差的太远了。
读罢奏疏嘉靖皇帝勃然大怒。海瑞此时不过一个小小的六品京官,如此唐突狂妄岂能容忍。
http://s12/small/002xDg3nzy6KkxGhr3Z5b&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杨大业:皇帝当然大怒了。他就最后叫身边的宦官说:把这个人抓起来,别叫他跑了。
画外音:敢于上书皇帝为民请命的海瑞。出生在海口市金花村一个仕宦人家。先祖海达尔客居福建是回回人。
http://s13/mw690/002xDg3nzy6KkMag1CA7c&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他四岁丧父,成年以后以举人走上仕途。读圣贤书,海瑞懂得了“学者内以修身,外以为民的道理”,为士做官不可求利,只能是为国尽忠,为民办事,并终其一身,谨遵圣贤教诲,且身体力行。
http://s11/small/002xDg3nzy6KkMLLbUS6a&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彭勇:海瑞认为为官第一要对的起百姓。第二要严格遵守太祖的规章制度。
画外音:公元1564年因官声清廉刚正,海瑞奉调进京,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此时明王朝危机四伏,亲政多年的嘉靖皇帝早已厌倦了国事。在他四十多年的执政时间里,竟有二十多年不理朝政。嘉靖梦想长生不老,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求仙问道上。整个朝廷,没有一个人对皇帝的荒诞行径提出质疑。
http://s4/small/002xDg3nzy6KkNvYTiX63&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高传:海瑞无论对于民间的一般的民间疾苦和官场里边的这些不良风气和当时嘉靖后期的国家财政状况,他都很清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这样一个流芳千古的奏疏。
画外音:上任刚满一年的海瑞。安排好自己的后事。给皇帝递上了自己撰写的治安疏。
http://s12/bmiddle/002xDg3nzy6KkO7FL3Z9b&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直接指责皇帝过失的奏疏,史称天下第一疏。
http://s12/small/002xDg3nzy6KkNrFBJ9cb&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陈教授:说嘉靖者,谓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嘉靖这是一个年号。他说你这个嘉靖皇帝,老百姓说你什么?说你这个嘉靖就是让老百姓家里,家家皆净,每一家都空空的,什么都没有,而无财用,一点财富都没有。
画外音:海瑞被打入死牢。入狱十个月后,嘉靖皇帝一命归天。新皇帝隆庆登基。敢于为民请命的海瑞被隆庆皇帝破格重用。海瑞出任应天巡抚扫除积弊。几乎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他大刀阔斧甚至矫枉过正的作风,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官场上却恶评如潮。
http://s11/small/002xDg3nzy6Kl3yC0Ia82&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彭勇:当地的商人纷纷将自己的朱红大门改成黑色,以避免引起海瑞的注意。当地老百姓到是欢欣鼓舞。由于官员和商人的反对,纷纷上书皇帝。海瑞到任之后也受到很大的阻力,所以在任八个月就被迫辞官。
http://s12/small/002xDg3nzy6Kl3kZk7h4b&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国家一级编剧刘和平:海瑞就是中国历史上官场上的一个唐吉坷德。他最后就是在跟一架巨大的风车作战。
画外音:公元1587年11月13日,海瑞在南京去世,身后只有银子八两,旧衣数件而已。出殡的那天,南京许多店铺停业以示哀悼。送葬的人们白衣白冠,哀声不绝于路,绵延委蛇的队伍竟达一百多里。
http://s1/small/002xDg3nzy6Klcj2HrG40&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我想海瑞可以属于鲁迅先生说的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人。他敢于冒犯皇帝,敢于为民请命,敢于主持正义和公道。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http://s12/bmiddle/002xDg3nzy6KlcGxVGP9b&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http://s6/mw690/002xDg3nzy6KlcGYD6Rc5&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画外音:这是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李贽墓。明代有鲜明特色的学者,一个平民思想家。
http://s6/small/002xDg3nzy6KlcWFb5b85&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甘肃师范大学教授张建业:李贽是一个反传统思想反封建压迫的。具有近代民主精神的启蒙思想家。
http://s2/mw690/002xDg3nzy6Kld8IyrL01&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画外音:这里是李贽的出生地。李贽家谱上说:他的家族姓林,后改姓李。二世祖林鸶si曾是泉州的巨商。以贸易往来于波斯娶色目女。在其后相当时间内,李贽的祖先和混血的家庭及伊斯兰的信仰者往来。一直到曾祖父一代,这种家庭内的国际色彩才归于消失。李贽26岁中举,嘉靖35年调任南京国子监博士。
http://s14/mw690/002xDg3nzy6KmzVsrlH7d&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此后又做过礼部司务,户部员外之类的小官。十多年仕宦生涯,李贽看到了官场的种种腐败,更对上层社会的尔虞我诈,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李贽的兴趣在求学问道上。在李贽看来做官只是假升计之禄以自养。每一到任,他除拜公堂之外,往往闭门自诺。一门心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http://s14/small/002xDg3nzy6KodxLKH31d&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张建业:他认为从政就应该因乎人因性煽民。就是要顺若人民大众的愿望,让他们在平稳的和宽求的空气下去发展自己。
画外音:公元1577年。李贽被派往云南姚安做知府。这是他做过的最大的官。几年后有人撰文说:李贽唯务以德化民而民随以自化。可见政绩和官声还不错的。连厂桥是姚安涟水上的一座桥。史料上说:这条河当时非常宽,每到雨季河水暴涨,百姓深受其害。知府李贽筹款建起了这座桥。几百年间利行旅,通往来。当地老百姓感念李贽,就把这座桥叫做李贽桥。
http://s4/mw690/002xDg3nzy6KoeMP81J33&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http://s5/mw690/002xDg3nzy6KoeN9JpW04&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http://s2/small/002xDg3nzy6KoeQhe7L11&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王文武:李贽在姚安任知府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实事。三年满自劾he免归。车中仅拉着书x,老百姓爬卧公路两侧,让他车不能发。哭声震耳。他是一个清官,一个好官。
画外音:1580年。五十五岁的李贽获准退休。他迁居湖北麻城。住进龙潭湖边的芝佛院。
http://s3/small/002xDg3nzy6KofvVcmme2&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xxx付秘书长:李贽到了龙潭湖以后。在这里看书著书。他的初潭集,说书,焚书都是在麻城生活期间。刊刻问世的。还有藏书的一部分,也是在麻城写成的。寓居麻城的李贽在友人的帮助下,一边读书,一边著述。过上了一段相对安逸的日子。李贽剃了头发,却留了胡须。像僧人又不是僧人。他还是在佛堂里挂上孔子的画像。李贽说:千百年来,人们都拿孔子的话作为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就好像人人都有眼睛,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http://s4/mw690/002xDg3nzy6KoixNaKLc3&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http://s15/small/002xDg3nzy6Koiz6nVQ1e&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林海权:李贽终于提出来,他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因为世界的事物是复杂的千差万别,不同时代对同一问题的看法。进入一种痴迷的状态。,会产生不同的是非标准。产生不同的评价。以前认为对的,到后来可能错了。今天认为错的。以后又对了。所以他提出是非无定质。
画外音:李贽的学术的研究工作,进入一种痴迷的状态。
http://s6/mw690/002xDg3nzy6KoCoxJ5Pd5&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他考察官僚阶层言行不一的现象。看出了儒家名教的痼疾,其流弊流于今日,因为道学阴为富贵。李贽决意要为虚伪的世界立真言。
http://s16/small/002xDg3nzy6KoD8zrAjbf&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用李贽自己的话来说。当时在道学家的统治下,写的文章是假文章,说的话是假话,假言假人。人都是假的。满场皆假,无所不假,一片的社会都是在道学家统治下的社会,就是一个欺诈的场所。
画外音:在芝佛院的一间屋子里堆满了书板。李贽著作的内容包括儒家的经典的阐译。历史资料观察,文学评论以及伦理哲学的发挥等等。形式则有论文,杂说。书信乃至诗歌。他的许多著作不讲究严谨,极少长篇大论。
http://s4/mw690/002xDg3nzy6KoCl0ohR43&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常常是有感而发,兴之所至。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http://s7/small/002xDg3nzy6KoECTtUab6&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陈教授:他就讲,他说人必有私。这个理论家他主张,要把人的私欲整个都要把它消灭,不许它存在。那么他就讲,农民他渴望丰收。在这里所说的渴望丰收就是农民的一个私,那么有了这个渴望丰收,他就会努力去做。
http://s8/mw690/002xDg3nzy6Kp2DM0L557&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画外音:李贽最重要的著述,大多收录在藏书焚书中。万历十八年,即公元1590年。他的臧书焚书说书的部分评论文章开始陆续刊行。李贽预料到他的书可能有两个结果:或者秘而不宣,或者付之一炬。因此用藏焚二字取名。
http://s7/small/002xDg3nzy6Kp36r8Ls06&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欧阳中石:只要是杰出的人,他都会保留下他的痕迹。所以焚不了,藏不住。
画外音:李贽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教条。在芝佛院讲学时,李贽收了一些女子做弟子。有时还用通信的方式和女弟子探讨道义学问。他认为x人有男女则可。x见有男女岂可乎。x见有女短则可,x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x
音gui).
http://s4/mw690/002xDg3nzy6KphI7Xft53&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http://s1/small/002xDg3nzy6KphIVge4c0&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黄以辉:他就欣赏卓文君何红佛的自由择配。就是自由选择恋爱,自由结婚。他就非常赞同这个。另外他主张男女平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中国史学界称他是一个学习礼教,而首先叛逆礼教的第一人。
画外音:李贽离经叛道,引起了道学家的警觉。朝廷不能容忍李贽惑世诬民。1601年初春。芝佛院毁于一场人为的大火。纵火者据说为当地的官员和豪绅所指使。但真相始终未能水落石出。1602年,李贽因敢倡乱道,惑世诬民被捕下狱。李贽早有遗言:倘一旦死立择城外高阜,向南做一坑,长一丈,周六尺,深至六尺即止。且不用棺材,而以白布裹身,头照旧安枕,而加白布单总盖其上。双脚用布缠好。这完全符合穆斯林殡葬的习惯。
http://s9/small/002xDg3nzy6KpFNNnxC28&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张显清教授:李贽在明后期一直到清朝,都受到官方的压制。虽然有很多士大夫或者民间在传他的书,但是在官方是压制他的。一直到了近代。辛亥革命前后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后,才被一些革命派重新又把李贽的书印出来。宣扬李贽的思想,竖立李贽的形象,把李贽的思想作为他们改革的思想武器。
http://s10/mw690/002xDg3nzy6KpGlyiyld9&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画外音:这里是泉州重修的李贽的故居。藏书不藏,焚书不焚。李贽身后留下四百万字的著作。
http://s2/mw690/002xDg3nzy6KpGEanzH31&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李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http://s14/small/002xDg3nzy6KpGQq7zn1d&690国之重器 文章篇" TITLE="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
(中国回族第三集 国之重器
文章篇
文字来源于该记录片解说词 插图系截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