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反思
《拧螺丝钉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本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轮轴,体验轮轴的作用。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让学生自己完成探究拧螺丝钉的学问,体验轮轴的作用有一定难度,主要有以下几面的原因。
首先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没有时间概念。我用拧螺丝钉的操作活动引入课文,讲清什么是轮轴后,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合作制作一个轮轴。尽管全班学生100%完成了操作任务,但这2分钟就能完成的活动,许多学生超过了5分钟才安装完成。大多数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其次,学生的实验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养成。应该说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科学课的学习,对于一些科学课的基本习惯和要求都知道得很清楚,可事实上并不如此。学生在实验操作时随意性较大,同学之间不知道怎么合作,浪费了很多正常的教学时间。
最后,学生对实验计划的制定存在着好多问题。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到制定实验计划的问题。科学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能独立制定计划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在本课的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没有考虑好实验计划就动手实验,结果实验不能成功。如学生在探究使用轮轴提起重物是否省力时,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挂重物,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50%的学生完成了实验。五(1)班12组学生中5组学生完成实验;五(2)班12组学生中7组学生完成实验。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实验的效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