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2012-05-10 20:41:58)
标签:
教学中考杂谈 |
在距离中考还有四十天之际,学区中心校组织了第二次质量分析会。期中考试已经结束,随着中考的临近,感觉肩上的担子越发的沉重,下面就前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本次月考成绩分析及下一步教学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前段时间的教学工作。
教务处加强对毕业班课堂工作的研究,突出对课堂教学工作的科学指导,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确保教学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
(一)、全体毕业班教师要清楚复习课怎么上,具体如何操作才能达到复习的目的?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我们落实以下四点:
1、明确复习课的应试性。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这是毫无疑问的。忽略了这个前提,复习课要么没有方向,见啥抓啥,要么过于宽泛,效果低下。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必须做到⑴、把握好考点,直奔主题,在考点上下功夫。⑵、认真分析学生曾做过的试卷和作业,准确把握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学生暴露的问题。⑶、通过问卷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对自己做个诊断。这样一来复习的目标就很突出,针对性就很强。
2、精心制定学案。老师根据对教材、考纲、学生的了解,把复习内容专题化,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习题化,把学生平时练习、小考中暴露的问题集中起来,做以变形,由简到难,由点到面,这样学生学习的目标就很明确了,降低了难度,减少了题量。
3、以学定教,严盯紧抠。复习一个知识点,一般情况两节课为一个单元,第一节课老师将集考纲、教钢、学情、问题为一体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分析、甚至讨论中再次回顾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暴露仍然不会的问题,是第一次大滚动的环节,这个时候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⑴、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待下节课集中指导,⑵、对个性问题及时个别指导解决。这样一来需集中解决的问题就很少了,便于集中精力突破。第二节课学生展示学习结果,是第二次大滚动的环节,也是老师抠知识、抠学生的重要环节。从第一道题开始再做简单的变形让大量的学生板演,特别要强调的是不仅让学生要说清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说清为什么。这样做一方面验证学生是正会还是假会,另一方面在展示中再暴露问题。对学生基本都会的不再讲,学生普遍不会的要细解,但讲解必须是引导式的,重视学生的参与和独立思考,而不是简单的填鸭式,最后的结果还是要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己生成。
4、要重视分层练习。
(二)、要想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备课、编制导学案。因此,教务处抻头,调整课表,每周给每个学科安排半天时间集体备课,且学校领导达成一致,在备课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扰毕业班的集体备课,一切都从教学出发,给教学让路,这需要力度。
二、月考成绩分析报告。
本次参加考试学生为179人。本次月考总分760分。总分达到优秀的人数为32人,优秀率为17.8%,及格人数为105人,及格率为58.6%。平均分为467.7分。最高分为700分。
通过成绩分析,全体教师明白距离教育局给我们下达的目标:及格率:80%、优秀率40%差之甚远,怎样把我们现在这些学生在最后这四十天扎好,只有仔细分析学生,扬长补短,毫无怨言的去干。不要出现薄弱学科,给学校整体成绩拉后腿。
三、补救措施:
1、全体毕业班教师还要仔细研究考试说明,以学科组为单位分析2012年考试说明,抓住点,理清思路,清楚该讲什么,怎么讲;该练什么,怎么练;该强化什么,怎么强化。提高时间利用率。
2、强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重实效,不摆花架子,每次集体备课都要弄出点真东西。
4、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要给学生留下足够时间去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调适备考心态,学会用享受的心态去备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