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15N、14N“被放射”(10高考题挑刺1)
(2016-09-23 19:25:20)
标签:
转载 |
分类: 生物教学 |
1
——北京理综第30题挑刺
组别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
14NH4Cl |
15NH4Cl |
14NH4Cl |
14NH4Cl |
繁殖代数 |
多代 |
多代 |
一代 |
两代 |
培养产物 |
A |
B |
B的子Ⅰ代 |
B的子Ⅱ代 |
操作 |
提取DNA并离心 |
|||
离心结果 |
仅为轻带(14N/14N) |
仅为重带(15N/15N) |
仅为中带 (15N/14N) |
1/2轻带 (14N/14N) 1/2中带 (15N/14N) |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Ⅰ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
【答案】(1)多
(3)①B
简评:本题以Matthew Meselson和Franklin Stahl的实验为背景,试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全面考查学生对DNA复制有关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立意是不错的。但命题者没有想到的是,14N、15N都是稳定同位素,根本就没有放射性!因此从科学上讲,本题第(1)小题“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可怜的15N“被放射”了一把,任务完成!),第(3)小题③的第2空也没法回答(于是14N也“被放射”了一次,OK!)。当然,学生很可能像命题者那样不知道这一科学事实,这样这道题的错误当不影响考生作答,但即使是这样,命题者仍然难辞其咎。北京作为首都,高校林立,名师辈出,令人向往。北京高考题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虽不说一道错题就能影响北京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但我还是久久不能释怀。
需要说明的是,14N、15N都是稳定同位素,没有放射性。另外18O 也没有放射性,上海高考题曾经在这方面犯错(18O 曾经“被放射”),没想到北京高考题又一次在这样的地方犯错误。现在有不少人把“同位素示踪法”与“放射性示踪法”等同起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生物学中的同位素示踪法,用到的同位素既有放射性同位素,如14C、32P、35S、 131I; 又有稳定同位素的,如18O、15N。 可能有人要问:N和O有放射性同位素吗?如果有,为什么不用于生物实验?答案是有,但由于它们的半衰期太短而无法应用。我注意到高中生物教材编者曾经在此栽过跟头,高考命题者又一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实在有些意思。当然他们犯错也是有原因的,这里涉及到跨学科的知识嘛!呵呵
http://baike.baidu.com/view/2006009.htmhttp://www.tobaccochina.com/tobaccoleaf/farming/thesis/20073/20073981951_246214.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3f57501000a0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3f5750100ax6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