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百日学智慧书】智慧篇 |
第十七章 埃及的黑暗
埃及的黑暗(十七1-20)
1上主,你的裁判的确高深难明,因此,不愿受教的灵魂走入了迷途。
2不法的人自以为能压服圣民,反而被黑暗所束缚,为长夜所桎梏,囚禁在斗室中,被弃于永远照顾之外。
3他们原想在人不留意的黑幕下,可以掩藏隐密的罪恶,自己反为黑暗所侵袭,大起恐慌为鬼怪所惊扰,
4以致连掩护他们的内室,也不能保护他们不受惊惶,使人恐怖的声音环绕在他们四周,哭丧着脸的忧戚怪物,出现在他们面前。
5火没有一点能力供给他们光亮,星辰的光辉,也无法照明这可怕的黑夜,
6只有忽然自动燃起的极为可怕的火炬,显示给他们,吓得他们不知所措;在幻像不见之后,他们幻想之所见,比所见的实物更为可怕。
7他们的邪术尽失效力,他们夸耀的学识,全蒙耻受辱:
8他们曾应许,为患精神病者驱除恐惧与慌乱,自己却患了可笑的胆怯病;
9即使没有可怕的事来恐吓,连走兽经过,或毒蛇嗤嗤一声,他们也大为惊慌,吓得魂不附体,以致连这无可逃避的空气也不愿再看。
10邪恶的心本来就胆怯,自证自己有罪,受着天良的催迫,时常向坏处着想。
11恐惧不是别的,只是将理性的助力,弃而不用;
12人对内心的依赖越薄弱,越难明了遇难的原因。
13在那来自毫无生力的阴府深处,使人无法工作的黑夜里,仍照样去睡觉的人,
14有的因魑魅的怪状而惊惶,有的因心志绝望而沮丧,因为,突然而意外的惊惧,忽临到他们身上。
15因此,不拘谁倒在那里,就在那里被囚,幽禁在没有铁闩的囹圄中;
16不论他是农夫,或是牧人,或是在偏僻乡野操作的工人,都得骤然忍受这不可逃避的厄运,因为人人都被一条黑暗的锁链束缚住了;
17不论是呼啸的风声,或是密枝间鸟雀的吱喳叫声,或是溪水的急流声,
18或是岩石崩裂的强烈响声,或是走兽隐约的跳跃声,或是猛兽的吼叫声,或是山谷间的响彻回声,都能使他们胆战心惊。
19其时,整个世界正为辉煌的光明所照耀,进行工作毫无阻碍;
20沉重的黑暗,只笼罩着他们,这是未来要接收他们的黑暗的预像;其实,他们为他们自己,比黑暗还更为沉重。
作者以其生花妙笔,生动逼真的回顾描述,埃及遭遇的第九灾,遍地黑暗(出十21-27)以证天主如何严厉惩罚来怙恶不悛的埃及人。但是就在埃及人近在咫尺的地方,居住着以色列人,他们的居区却阳光普照,若无其事,仍在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其后在旷野中,还用火柱在夜间指明他们应走的道路。
作者开口就说上主的判断是高深莫测,令人无法琢磨的。这是就天主藉着智慧,为以民所作的那些奇妙事迹而言,因为以民认识并跟随了智慧;但是那些愚昧的埃及人,却对智慧漠不关心,全不重视,结果走入歧途,犯了弥天大罪而不能自拔(见罗十一30)。
天主虽然降下了八种灾难,目的在使埃及人回心转意,善待并释放上主的百姓;可是他们心硬如铁,固执成见,于是天主又降下第九灾,使他们三天三夜,处在极度可怕浓密的黑暗中。有些学者将这个黑暗比作中东一年一度的“土风”。这种风来自沙漠地带,含有大量细微的尘沙。它来临时遮天蔽日,无孔不入,即使将门窗紧闭,仍见屋中尘土飞扬。这几天人和牲畜根本不能外出,因为除了外边不见天日外,而且细沙能进入人畜的耳目口鼻,有时造成生命的危险。阿剌伯人称这种季候性的土风为“卡木辛”(Khamsim),二者虽然有些相似之处,但是圣经上所记载的黑暗,看来远比“卡木辛”厉害,它是天主严厉的惩罚,使埃及人怕得要死。“卡木辛”原是每年司空见惯的事,不足为奇,更不必害怕,只要暂时稍避即可。
埃及人本以为藉着夜间的黑暗,可以隐藏自己荒淫无度的丑恶行为(十四23-25),却哪里知道任何事物在天主面前是完全无法遁形的;尤其是人们的罪过更是丑态毕露,天主也就将计就计藉着埃及人喜爱的黑暗来惩罚他们。这个黑暗是如此的可怕,使他们再也不敢聚集在一起,过其酒池肉林,荒淫可耻,敬拜邪神的生活(2、3节)。“哭丧着脸的忧戚怪物”(4节),不见于出谷纪(十21-23),可能是作者自己意会得到的,也可能是来自古代民间的传说。所指可能不是一些真正客观的显现,而是人们在巨大恐怖的压力之下,由于心理的自然反应,所见到的可怕幻象。这个黑暗是如此的强烈可怕,它的密度是如此之厚,以致太阳、月亮以及星辰的光线都不能穿过(5节),就连自己亲人的面孔,亦不复见(出十23)。如此看来,就连生活照明也成了问题。本来当“卡木辛”吹刮时,其所带来的大量无孔不入的尘沙是可以将火熄灭的;不过在这里更好说是天主大能的显现,使埃及人民连灯炉之火,都不可得。
突然之间有自动燃起的极为可怕的火炬(6节)。这照人眼的火炬;在漆黑的夜间,突如其来地,发出极大的光亮,更增加了人们的怕情。有人谓这也是“卡木辛”土风所造成的结果,那就未免有点太过牵强附会了。比较客观的说法,应是突然而来,强烈非常的闪电。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在人们料想不到的时候,将周围一切突然照明,但又使一切突然重归于黑暗。这在人们的脑海中,自然造成强烈可怕的幻想,愈增加人的怕情。埃及的术士最初还能对梅瑟有样学样,作出同样惊人的事迹来;但是到来现在他们已完全无能为力,且本身亦害起怕来,是以在众人面前出乖露丑(7节八12-28十4-20)。
在那种万籁俱寂,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埃及人被吓得目瞪口呆,噤若寒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使他们魂飞魄散。饥饿野兽的咆哮和悲鸣,长虫的爬行等,都使他们魂不附体不敢稍动。其实最可怕的还是他们良心在黑暗中的谴责,斥责他们过去的罪行。这使他们更心神不安,在等待着天主更大的惩罚。这些曾经傲慢逞强,不可一世的埃及人,如今都变成了胆小如鼠的可耻之辈(8-10节),作者指出恐惧的原因,是因为人没有善用理性(11节);意思是说,人没有利用天主赐予人的理性来寻找天主的旨意,而循规蹈矩,奉公守法。没有理性或者不用理性,很容易使人陷入歧途,而为非作歹。为非作歹的结果便是内疚、害怕,以及良心不断的谴责。如果埃及人在发生最初的几个不甚严重的灾难之后,便利用理性觉察出那是天主的措施,因此俯首帖耳地惟主命是从,叫以民自由离去,那么,一定不会受到一次又一次的严重打击、折磨和惩罚。可惜现在为时已晚,只有自作自受。最使他们担心害怕的,是由于他们虽然身陷其境,亲自感受,亲身负担着灾难,却不知道真正后果如何,要严厉到什么程度,到何时才止,这一连串的问题,使他们寝食不安,坐卧不宁,愈增加他们心灵的痛苦。
埃及人在这漫长的三天三夜中,被极度的黑暗所包围,那是来自“阴府深处”的黑暗(13节),是难以形容的黑暗,因为阴府本身就是黑暗,那里的“光明也是黑暗”(约十22三八17)。这种黑暗使埃及人犹如处在不能工作的睡眠中。但这并不是使人休息的睡眠,而是充满怕情、沮丧、惊慌的睡眠,是疑神疑鬼,恶相横生的睡眠。这根本就不是睡眠,而是遭受磨难的时刻(14节)。埃及人都好似被囚在“没有铁闩的囹圄中”(15节)。黑暗将他们囚禁起来,使他们毫无动作,更不能逃走。农夫、牧人或是在偏僻乡野操作的工人,皆就地被捕,受着黑暗的管制而不可能回家或他住(16节)。这些身处黑暗中的人们,既怕且惊,就连风吹草动,鸟儿的鸣声,溪流的水声,都使他们颤惊不已,更不用说那些岩石崩溃的强烈响声及野兽的怒吼了(17、18两节)。
“其时,整个世界为辉煌的光明所照耀”(19节),它的居民也正在若无其事,优游自得地从事着每天的工作;尤其是居住在埃及哥笙地带的以色列人,更丝毫未受到黑暗笼罩的损害,只有那些曾经以铁蹄硬掌压迫过天主选民的埃及人,才遭受到黑暗的袭击(出十23)。这个黑暗就是永远黑暗——死亡的预兆,因为不久之后,一切的长子都要死于天使的刀下,而成千上万的法郎军人,要葬身红海。为这些人,黑暗不再是短短的三天,而是永无止境的黑夜,因为他们死后要进入黑暗的阴府,在那里他们要忍受自己良心的谴责,因为他们曾经作奸犯科,违犯上主的命令,欺压了上主的百姓。这种谴责要比漫长的黑暗更为难忍(2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