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肋未纪--第二十三章 以民的节日

(2017-04-19 15:41:17)
标签:

圣经

肋未纪

释义

分类: 肋未纪

第二十三章 以民的节日


肋未纪--第二十三章 <wbr>以民的节日
http://cloud.189.cn/t/Qzm6riZJVFBn (肋未纪第二十二章——二十三章释义.mp3)

按学者的意见,在五书中共有五处涉及以民的时历。本章只是五处时历中之一,其他四处时历见于出23:14-19; 34:18-23 28-29 16:1-17。但是这五处时历中没有一个是完整齐全的,就是其性质亦各不同。例如有的强调农业,有的注重历史,有的着眼宗教等,各有各的特点。但若将它们放在一起,来互相比较,而取长补短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月历是渐次更进,慢慢演变而成的,而且是以时代的先后,一次比一次更为明显确切,完备齐全,直至充军之后才算完成了以民时历的工作,使其终于定型。本章主要注意以民的宗教节日。关于这些节日的来源,很难确定,因为在宗教立场上,以民向来是坚苦卓绝,独创一格,绝不与其他民族同流合污,更不会向他们学习的。虽然如此,基于以民祖先生活过的背景,以及他们流传下来的许多民风民俗,仍有许多成份是与其他周围有所相似,而不都别树一帜与众不同的。

就其宗教的节日来看,出 23:14,1534:18,19曾清楚的说明,以民主要的大节日共有三个,并在这三个节日上以民有责前往耶路撒冷朝拜上主。前往朝圣的时候,百姓不应空手而去,可是并没有说明应向上主奉献甚么及奉献多少。申16:1 再次提到三个大节日。在本章内所陈述的以民节日,很明显的已获得了进展,不但节日的数目增加了,而且立法者更为具体的说明庆祝这些节日的方式。这些节日是圣日,故此不能劳动操作,并应奉献此处所规定的不同祭品。

1-3 安息日                                                         23:1 上主训示梅瑟说:

23:2 「你告诉以色列子民说:以下是我的节日,是你们应召集圣会的上主的节日。

 

安息日

23:3 六天工作,但第七天,应是完全休息的安息日,应召集圣会,任何工作都不可做;在你们任何住处,这日是应为上主守的安息日。

安息日占据了一切节日的首位。在这个节日上应停止一切农民和家务的操作,并应召集圣会,因为这是献于上主的一天,是应世世代代,并且不论是任何地方都应严加遵守的节日(14, 21, 31节)。

4-8 踰越节         23:4 以下是上主的节日,你们应依照时期召集圣会:

 

踰越节

23:5 正月十四日傍晚,应为上主守踰越节。

23:6 这月十五日,应为上主守无酵节,七天之内,应吃无酵饼。

23:7 第一日,应召集圣会,任何劳工都不可做;

23:8 七天内,应给上主奉献火祭;到第七日,应召集圣会,任何劳工都不可做。」

4节很明显的是句引言,在这里作者预先提出他要向百姓报告的节日,即踰越节、五旬节、月朔、赎罪节及帐棚节。

以民礼仪时历中的第一个节日是踰越节。关于这个节日的来源、历史及庆祝的方式,我们已于出12:1-11清楚的见到,并且又重复地记载于户 9:2-4 16:1-8等处,故此这里只作了简短的记述。每年的正月,即尼散月的十四日傍晚,应过踰越节。由第二天开始一连七天之久过无酵节,因为在这几天所吃的面饼不准利用酵母(见出12:1-14, 21-28; 13:3-10)。这里所记载的踰越节好似是无酵节的预备节日,并且规定要举行两次圣会,一次在节日的第一天,一次在第七天。但在出谷纪中只规定了一次圣会(出23:14-17; 13:6)。这两次集会的主要节日是奉献祭礼,以及举行献祭之后的欢宴。

9-14 春季荐新节                  23:9 上主训示梅瑟说:
23:10 「你告诉以色列子民说:几时你们进入了我赐给你们的地方,在那里一有收获,应把你们收获的第一束交给司祭。
23:11 司祭应拿这一束行摇礼,献于上主面前,好为你们获得悦纳;司祭应在安息日的次日行摇礼。
23:12 在你们拿这一束行摇礼的那一天,还应给上主献一只一岁无瑕的公羔羊,作全燔祭;
23:13 同献的素祭,应是十分之二「厄法」油调的细面,作为中悦上主馨香的火祭;再加四分之一「辛」酒,作为奠祭。
23:14 直到那一天,即直到你们给你们的天主奉献祭品的一天,你们不可吃新麦做的饼,烤的或新鲜的麦穗:这为你们世世代代,在任何住处,是一永久的法令。

春季荐新节亦称为奉献初熟之果的节日。圣经上没有规定在甚么时候庆祝荐新节,只说在开始收割的时候,要将第一束初熟的庄稼奉献给天主,作为礼品,故此应是「田中最上等的初熟之果」(出23:19; 34:26 44:30)。不过很自然的这个初熟之果的节日,与踰越节密切相连,因为每年的踰越节期间,约但河谷地的庄稼便开始成熟了(见户28:26-30)。这里明文规定,在奉献给天主初熟之果以前,以民不准吃食田中的新产品。14节谓「你们所居任何之地」(亦见3节),有人谓是在说明当时以民已不再全体居住在圣地,而是有不少人已迁居或充军他方。因此这个规定是晚期的作品。
奉献初熟之果的原因,是为向天主表现感恩的敬礼,将天主赐与的恩物在自己利用之前,先奉献给天主,亦如应当将牲畜的头胎献给天主,是同样的道理。如此藉着这种盛大的节日将全部新的收成奉献和祝圣与天主,万物的造生者。其实这是世间古今中外,一切务农的国家都有的习俗。它早已见于古代的埃及、巴比伦、迦太基、希腊及罗马各大帝国。我国向来也是以务农为主,自然不会例外。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这种由农业而来的节日,早已存在于以色列民族中间,只是如今它的立法者给这些由来已久的节日,增加了更深一层宗教的意义,还更清楚的规定它的礼仪。由申16:9的记载我们也可以断定,以民每年第一次利用镰刀收割的时候,惯于举行某种特别的礼仪。按犹太史家若瑟夫的记载,以民将初熟的庄稼割下来之后,要在圣殿的广场上打麦,将收获的一部份放在上主的祭台作为祭品焚烧,剩余的部份留给司祭及其家人应用。要将初熟的第一束庄稼割下来,于安息日的第二天在上主面前举行摇祭(11节)。有人谓举行摇祭的日子就是尼散月的第十六日,或谓踰越节的第二日。如此一来尼散月的十五日便应是安息日了。但是另有人说,尼散月的十五日不一定是安息日,那么必须要等到尼散月十五日之后的第一个安息日的第二天举行摇祭。这是犹太人向来争执不下的难题。在奉献初熟庄稼的荐新节时,要同时献上一只无疵的公羔羊,还要献十分之一的「厄法」油调的细面(约合4.5公升),还有四分之一「辛」的酒(约合1.87公升)。

15-22 五旬节                                                    23:15 从你们献麦束行摇礼的安息日的次日,应计算整个七星期,

23:16 即直到第七个安息日后的次日,共计五十天,那天应给上主奉献荐新的素祭。

23:17 由你们的住处带来两个行摇礼的饼,每个用十分之二「厄法」的发酵细面烤成,献与上主作初熟之祭。

23:18 饼以外,还应奉献七只一岁无瑕的公羔羊,一头公牛犊和两只公绵羊,作献与上主的全燔祭;还有同奉献的素祭和奠祭,作为中悦上主馨香的火祭;

23:19 还应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两只一岁的公羔羊作和平祭。

23:20 司祭应拿这两只公羔羊同初熟祭的饼,在上主面前行奉献的摇礼;这是属于上主的圣物,应归于司祭。

23:21 在这一日,你们应召集圣会,任何劳工也不可做:这为你们世世代代,在任何住处,是一永久法令。

23:22 当你们收割你们地内的庄稼时,你不可割到地边;收获后剩下的穗子,不可再拾,应留给穷人和外方人:我,上主是你们.

就如由第一捆收割的庄稼开始收割的季节,同样,藉着五旬节所奉献的荐新素祭,结束了收割的季节。这个节日的名称是希腊文,有「五十」之意,因为它的庆典是在无酵节奉献第一束收成的庄稼之后第五十天上庆祝(见申16:9,10)。亦被称为七七节,即七个七天后应过的庆节(出 34:22 16:10 编下8:13),或初熟节(户28:26),亦称收成节(出23:16),是以民三大庆节中的第二个(出34:23 16:16 2:5, 6)。后期的犹太人称它为「隆重的集会」或谓「结束礼仪」,意谓藉此庆典将由踰越节开始的收割季节结束。由上述种种不同的名称,我们可以毫无怀疑地确定,它是一个与百姓的农业发生密切关系的节日。它的目的则是为向赐予丰收的天主表示感恩赞颂之意。晚期的犹太人更将它与上主在西乃山颁布十诫的事迹相连,以更能激起百姓对天主知恩报爱的心情。在五旬节上要奉献两个用新细面作成的发酵过的饼(17节),这里特别提出来要献两个发酵饼,由于发酵是腐烂的现象,故此不可将这饼在上主的祭台上焚烧,却要送给司祭及其家人分食。此外还要奉献七只一岁的公羊羔,一只公牛犊,两只公绵羊,以及陪献的素祭和奠祭,以上皆作为全燔祭品献于天主。一只公羊作赎罪祭,两只一岁的公羔羊作和平祭。这一切祭品所表现的,不外是对天主的崇拜之情,对自己过犯的悔改之心,及对上主恩惠的感谢之意。两只公绵羊及用新细面作的饼,要以摇祭之礼献于上主(20节),其他便用作和平祭之后的宴席食品。在这个节日上当然严禁劳力苦工(21节)。第32节可能是为后人所加添,因为已不再与五旬节有关,而是提醒人,要对穷人行旅具有慈善怜悯的心,劝人收割庄稼时不要收到地边,要留下地边和穗子让穷人去捡拾(见肋19:9, 10)。

23-25 新年节                      23:23 上主训示梅瑟说:

23:24 「你告诉以色列子民说:七月初一,为你是完全休息的日子,应吹号角,召集圣会,

23:25 任何劳工都不可做,应给上主献一火祭。」

这是一年一度的大节日,在七月(提市黎月)初一庆祝。按米市纳的记载,在这一天要吹号角,作为全民举行,向天主哀祷的记号,以及用号角之声求天主忆起对亚巴郎的恩许,而祝福以民。要全体公唱圣咏,共庆祝两天,第三天开始为期十天的补赎或反省的节期,最后以赎罪大礼为结束。

有人谓新年节的来源地是巴比伦,因为每年的七月一日按巴比伦百姓的迷信观念,是众神明聚会的节日。他们在这个集会上要预定一年的大计,以及全世界人类的惩罚或者祝福。于是百姓在这一天特别向众神明顶礼膜拜,祈求全年的幸福顺遂。当然这种多神教的观念是以民所完全不能接受的,于是以民在扫除多神的迷信之后,却保存了这个节日,用来向惟一的真神天主顶礼膜拜。在这个节日上众百姓要奉献祭礼,召集圣会,不准劳动。节日开始要吹号角(户29:1)。在这个七月中(提市黎月),另外还有两个盛大的节日,就是赎罪节及帐棚节。关于这个节日庆祝的详情,户29:1-6记载的比较清楚具体。
26-32 赎罪节                                      23:26 上主训示梅瑟说:

23:27 「还有七月初十是赎罪节,是你们应召集圣会的日子,要克己苦身,并给上主奉献一火祭。

23:28 这一天,任何工作都不可做,因为是赎罪节,应在上主你们的天主面前,为你们自己行赎罪祭。

23:29 这一天,凡不克己苦身的人,应由民间铲除;

23:30 这一天凡做任何工作的人,我必由民间消灭这人;

23:31 任何工作不可做:这为你们世世代代,在任何住处,是一永久法令。

23:32 这是你们应完全休息的安息日,应克己苦身。这月初九傍晚,到次日傍晚,你们应守这安息日。」

这是个表示悲哀和补赎的节日(见 16:1, 2释义)。作者在这里所主要强调的,是在赎罪节日上要停止一切劳苦的工作,并且要禁食守斋(肋16:20-31)。此外还提出警告,对那些为非作歹,干犯天主诫命的人,天主要施以惩罚。作者清楚的规定了庆节的时间,就是自七月九日的傍晚开始,至第二天七月十日为止。这个节日的禁食成了它最突出的特点,自古一直保存下来。在圣保禄传教的时代还提及到赎罪节日的禁食(宗27:9)。在这一天大司祭要一年一度的进入至圣所,以做赎罪祭品的牺牲即公山羊血,洒撒约柜的赎罪盖及其周围的地板,目的在获得自己及其他司祭并全体百姓罪过的赦免。到了新约时代,耶稣以自己的圣血一劳永逸的赔补了全人类的罪过。于是旧约的赎罪节成了耶稣藉死亡及复活的功劳,补赎人罪,拯救全人类的预像(见希910章)。

33-44 帐棚节                                              23:33 上主训示梅瑟说:
23:34 「你告诉以色列子民说:七月十五是帐棚节,应为上主举行七天:
23:35 第一天应召集圣会,任何劳工都不可做,
23:36 七天之久,应给上主献火祭;到第八日,又应召集圣会,给上主献火祭;这天是盛大集会的日子,任何劳工都不可做。
23:37 以上是上主的节日,你们应召集圣会,照每日的规定应给上主献火祭、全燔祭、素祭、祭献和奠祭;
23:38 此外,还有在上主的安息日,你们献于上主的礼品、还愿祭和自愿祭。
23:39 七月十五日,你们收了那地方的出产,应七天举行上主的节期:第一天和第八天应完全休息。
23:40 第一天,你们应拿着树木结的美果、棕榈树枝、叶密的大树枝和溪边的柳条;如此七天之久,应在上主你们的天主面前喜乐。
23:41 你们每年应七天之久举行这上主的节日,且应在七月举行这节日:这为你们世世代代是一永久的法令。
23:42 七天之久,你们应住在帐棚内,凡以色列公民,都应住在帐棚内,
23:43 好叫你们的后代知道,当我领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国的时候,曾使他们住在帐棚内:我,上主是你们的天主。」
23:44 梅瑟就这样给以色列子民宣布了上主的节日。

帐棚节是以民在收割田园的庄稼及果子之后,所过的最大最欢欣喜乐的节日,因为此时已是秋收之后,工作的季节已告一段落,正好是休息过节的喜庆日子。按规定应当一连八天庆祝,其中第一天及第八天是禁止劳作的安息之日。他们也惯于在此祈祷庆祝的节期内祈求天主赐与丰沛的时雨,圣经上称为早雨,好能准备下一季节的播种。撒罗满也拣选了这个节日作为圣殿落成典礼的庆祝日(列上8:1, 2, 65)。

37, 38 两节好似是一切节日的结论。作者在此提醒人们,这些节日都与以民的农民生活有关,且皆是为了祝圣以民劳苦的生活而建立的。但在39-43这一段落内作者在圣经上第一次提到,以民为了纪念祖先的旷野生活,要一连七天之久,居住在家舍以外,用树枝茅草所支搭的临时帐幕内。学者咸认为这是后期的编者,就自己当时过节的习俗加的注解。时至今日犹太人每年仍完全按照此处的记载庆祝他们的帐棚节日,并称其为「法定的欢乐」,的确是最为快乐的节日。

按出 23:16的记载,这个节日原来叫做「收藏节」,显而易见的是在秋收之后将食粮收藏起来的意思。但在申16:13-15称其为「帐棚节」,意即以民要暂居在帐棚内庆祝这个节日。在户 29:12-38则清楚地记载了,在这个节日上应向上主奉献的祭献,计有火祭、全燔祭、素祭、祭献和和平祭等。所献的牲畜计有公牛、公山羊、公羔羊、公绵羊等,一大批牲畜,且作了详细的规定,每日应献多少,以及用甚么方式来祭献这么多的牲畜。在新约中亦称此节日为帐棚节(若7:2)。按若瑟夫的记载,这是以民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最喜乐的日子(见厄下8:15加下10:6, 7)。自很古以来,为了祈求时雨,每天早上,全体耶京百姓整队游行,前往耶京惟一的水泉取水,倒在圣殿的祭坛旁,一连七天的盛大游行,大家手持柳树枝条,且走且唱,载歌载舞,的确是他们欢乐的时节。故此这种礼仪至今仍然保留了下来。惟一不同的,是他们已没有圣殿,不能再按字在圣殿内奉献那隆重的杀牲祭献。看来也已完全没有恢复他们旧日礼仪的可能,因为他们惟一的圣殿及可能建筑圣殿的地点早已落入阿刺伯回人之手,是没有希望争取回去的。此外他们的司祭职务已中断了近两千年之久。这冥冥中自有天主圣意的安排,因为耶稣的救世祭献业已完成,他已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子民,新的教会,新的祭献,一切旧约的宗教和礼仪部份已被废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