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十三章 梅瑟同天主亲密往来

(2017-03-28 19:54:26)
标签:

圣经

出谷纪

释义

分类: 出谷纪

第三十三章 梅瑟同天主亲密往来

 

第三十三章 <wbr>梅瑟同天主亲密往来
http://cloud.189.cn/t/rYvM7bqURnyq (出谷纪三十三章释义.mp3)

本章清楚的分成三个段落:天主向百姓发出起程的命令,自己却不愿再与百姓同行(1-6节);梅瑟将上主的帐幕(圣所)搬往营外,在那里僻静的地方与上主亲密交谈(7-11节);梅瑟终于替百姓求得天主的赦免,并使天主在息怒之后,愿意再与百姓同行。天主还将自己的光荣显现给梅瑟(12-23节)。

1-6 命令起程

33:1 上主向梅瑟说:「你和你从埃及国领出的百姓离开这里,上那地方去;关于此地,我曾誓许给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说:我要将此地赐给你的后裔。
33:2 我要打发使者在你面前,我要驱逐客纳罕人、阿摩黎人、赫特人、培黎齐人、希威人和耶步斯人。
33:3 你往流奶流蜜之地时,我不与你同行,因为你是个执拗的百姓,免得我在路上消灭你。」
33:4 百姓一听这凶信,都表示悲痛,没有人再穿戴装饰品。
33:5 上主向梅瑟说:「你告诉以色列子民:你们是个执拗的百姓,我若与你同行,只一会儿,我必把你消灭。现在你把装饰品卸下,看我要怎样待你。」
33:6 以色列子民从离开曷勒布山,就卸去了装饰品。                                 天主虽然命令百姓起程,前往他许给圣祖们流奶流蜜的地方去,虽然许下要派遣使者在前面领路,替他们驱逐数个占据福地的民族(32:34),自己却不再与百姓同行。百姓一听这话,心中非常难过,因为时至今日,天主时时处处亲自陪伴了他们,如今却突然之间失去了天主的直接照顾,心中自然感到非常难过。于是将原先兴高采烈准备为起程所戴的装饰品放下,以表示心中的痛苦和失望,天主并没有完全将百姓放弃不顾,因为要打发自己的使者去陪伴他们。这里所记载的占据福地的外邦人民共有六个之多。学者们大都认为这是后人所加,请见出3:8注解。百姓卸下装饰品,表示了心中莫大的悲伤痛苦。本来有一位上主的天使作为路上的伴侣,已是非常光彩的事。可是以民已惯于同天主共同进退,已不满足于天使的作伴。不但如此,更使以民痛苦害怕的是天主说过要再惩罚以民(32:34)。至此百姓确知自己犯了弥天大罪,实在已是罪不可逭,却又无能力。

7-11 梅瑟与会幕

33:7 梅瑟往往将那帐幕支搭在营外,离营远些;他称此帐幕为「会幕。」凡求问天主的,要到营外的帐幕那里。

33:8 每当梅瑟往会幕那里去的时候,众百姓都起来,每人站在自己帐幕门口,观望梅瑟直到他进入会幕。

33:9 当梅瑟进入会幕的时候,云柱降下,停在会幕门口,上主便同梅瑟谈话。

33:10 众百姓一见云柱停止在会幕门口,百姓就起来,俯伏在自己的帐幕门口。

33:11 上主同梅瑟面对面地谈话,就如人同朋友谈话一样。梅瑟回营以后,他的侍从,一个年轻人,即农的儿子若苏厄总不离开会幕。        首先我们要知道,不久之前,天主向梅瑟发出了建造圣所的指示,那的确是个豪华奢侈,美伦美奂的圣所。但那个圣所还没有修建起来,因此这里所记载的一切,还不是针对那个圣所而言。这里所言,似乎还只是个简单轻便的帐幕,被称为「会幕」(7节),与前面所描述的圣所还有天渊之别。这个会幕是百姓聚集向天主祈祷的地方,也是梅瑟与天主密切往来交谈的地方。就在这个会幕中,不久之前,梅瑟才接受了天主要以民建立圣所的指示和图则。这个会幕原来按照天主的意思被安置在营地中间,好使百姓易于接近,并使他们知道他们的宗教及所敬拜的天主应是他们生活的中心。但是如今天主却命令梅瑟将会幕搬到营地外边去。什么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以民的营地已因着牛犊的敬礼,受到了污染,再也不是天主所喜欢居住的地方。这里更以具体戏剧性的方式,使以民知道他们犯的敬拜邪神的罪过是何其重大可恶。这种作法在我们看来虽然有点幼稚和做作之嫌,但是为教训古代文化低落、宗教知识简陋的单纯民族,却是最有效,最合乎他们心理的方式。

大概梅瑟有一定的日期及时刻,去到营地外边,进入上主的会幕同上主交谈。每当梅瑟前进圣幕,百姓皆静立在自己帐棚的门口观望。这在说明百姓确知自己犯了罪,使天主怒不可遏。如今惟有梅瑟来作他们与天主之间的中人。因此皆瞩目于梅瑟的一举一动,因为这关系着全体百姓的生死祸福(8节)。几时梅瑟来到会幕那里,云柱便降下来(见13:21),停在会幕门口。上主同梅瑟说话,云柱常是天主亲在的象征。同梅瑟说话的不是云柱,而是被云柱遮盖的天主。云柱的出现证明是天主对梅瑟的特别爱戴(9节)。他亲自降下来同梅瑟作亲密的交谈,犹如最要好的朋友。百姓对这个云柱下降的意义也十分清楚,知道是天主亲自到来,所以屈膝下拜。按原文的记载,是百姓皆五体投地的下拜,就是按照古东方最隆重的礼节,以额着地来朝拜天主(10节)。「面对面地谈话」(11节),意思是说,不是由远处交谈,更不是藉着中间人接谈(见户12:8 33:20, 23亦见申 4:12, 15),而是直接亲切坦白的交谈。当梅瑟离开会幕回营地去的时候,他的年轻助手若苏厄留守在会幕那里,看守会幕。这里说农的儿子若苏厄是个「年轻人」(11节),与梅瑟比较起来,若苏厄自然是个年轻人。但亦有人说,年轻人的意思,是说他还未结婚。的确,圣经从未提过他有子女的事。总之,他能够受托看守天主的圣幕,是个非同小可的特恩。至于圣幕被安置在营地之外,前面我们说过是因为以民的营地已被污染之故。但有些学者却不主张此说。他们谓古代一切民族的庙宇和其他敬神的地点,大都离开群众,在村镇或者营地之外而修建的。故此天主的圣幕为了表现它的神圣,亦应建筑在营地之外。因此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读者可以自由选择,不过我们仍觉得前一说法更为正确。因为按户1:48-54; 2:1-31记载,会幕应居于营地的中央,故此以民的会幕不可同外邦人的庙宇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12-23 梅瑟见到上主的荣耀

33:12 梅瑟对上主说:「看,你吩咐了我,叫我引领这百姓,但没有告诉我,你派谁与我同去。你还说过:提名选了你,你在我眼中得了宠。
33:13 如果我真在你眼中得宠,求你把你的道路指示给我,叫我认识你,好在你眼中得宠。也请记得这民族是你的百姓。」
33:14 上主回答说:「我必亲自去,使你获得安所。」
33:15 梅瑟对上主说:「你若不亲自去,也别叫我们从这里上去。
33:16 人怎样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中得宠,岂不是因你与我们同行,而我和你的百姓有别于地面上所有的人民﹖」
33:17 上主回答说:「连你所求的事,我也要作,因为你在我眼中得了宠,我提名选了你。」
33:18 梅瑟又说:「求你把你的荣耀显示给我。」
33:19 上主答说:「当我在你前呼喊「雅威」名号时,我要使我的一切美善在你面前经过。我要恩待的就恩待,要怜悯的就怜悯。」
33:20 又说:「我的面容你决不能看见,因为人见了我,就不能再活了。」
33:21 上主又说:「看,靠近我有个地方,你可站在那块盘石上。
33:22 当我的荣耀经过时,我把你放在盘石缝里,用我的手遮掩你,直到我过去。
33:23 当我缩回我的手时,你将看见我的背后,但我的面容,却无法看见。」

 

 

本段可能是同一事实的另一记载。在 32:11-14我们看到梅瑟代替百姓向天主祈求宽恕,果然天主平息了义怒,宽恕了犯罪的以民。如今作者再次陈述梅瑟为百姓求饶恕的事。只是这次的记载,比较稍为详细,梅瑟也好似获得了圆满的答覆。梅瑟开始向天主陈述天主对自己和以民的慈爱照顾,但是好似仍不能使梅瑟心满意足,因为天主没有说明谁将同梅瑟一块儿起程前行。天主立即答覆说,是他自己要亲自同梅瑟出发同行(14节),这对梅瑟自然是一副强烈的镇静剂。只要有天主同在,那么梅瑟可以放心大胆地前行了。因为一切有天主的照顾,可以万无一失了。梅瑟的祈祷立即见效,且改变了天主的主意。原来天主在盛怒之下曾说,再也不与百姓同行了,却要打发自己的使者作为百姓的向导。如今天主却回心转意,决定要亲自出面与百姓同行。梅瑟见天主如此仁爱,实在受宠若惊,再次向天主重复,如果天主不同以民共同进退,自己宁愿留在原处不动,因为至少他所在的地方,确实有天主在那里(15节),并且更强调说,天主爱慕自己百姓的最好明证,莫过于同百姓同居共处,领导百姓前进,在万民之前向自己的百姓显现出自己的光荣。
梅瑟既然获得了天主的慨然俯允,心情立即开朗。对天主讲话也就更为大胆,颇有点得寸进尺之嫌。他向天主要求,使他见到天主的光荣,因为直到目前他所见到的只有云柱,而云彩只是天主亲在的象征,却将天主的光荣完全遮蔽了起来(18 节)。但这是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天主如何可以将自己无限的光荣和威严显现给梅瑟?因为经上明明记载,谁见了天主便必死无疑(20 见出19:21 16:2 4:20 5:19-23)。天主的尊严与人的卑微有着不可言喻的距离,是人完全不可忍受的,必会因此而死亡的。这是以民向来十分坚定的普遍的信念。梅瑟虽然同天主就近多次谈了话(面对面地谈话),但中间有云彩在遮蔽着上主的无限威严(见出33:11; 16:17; 24:16)。如今梅瑟所要求的是完全无遮掩地看到天主的面。圣经也记载过,百姓见到了天主的光荣,却未提受损害的事(出24:11),但所见只是上主光荣的阴影,不是天主真正的光荣(出16:10; 24:16, 17)。换句话说,百姓和梅瑟所见的只是云彩,而他们确知云彩毕竟是云彩,不是天主。梅瑟的要求的确太过离谱了,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故此第19节使人颇为费解,不知道天主应允了梅瑟的祈求与否。大概没有,因为人根本无法接近天主的光荣。不过虽然如此,天主仍然未使梅瑟大失所望,赏赐给他按人本性所能接受的恩惠,就是天主的恩待和怜悯(19节);还使他知道自己的名字,「在你前呼喊『雅威』名号」。这里可能间接地在说明,天主听了梅瑟的祈求,赦免了百姓的罪过。并不是因为梅瑟的功劳,更不是因为百姓的特权地位,却纯粹基于天主的恩待和怜悯。

天主为在可能范围内满足梅瑟的愿望,命他到一座山上去,站在一块磐石缝里,上主要从他前面过去,但要用手遮住磐石缝,使他不能看到天主的正面,只可在天主过去之后,看到天主的背后(23节)。这里的陈述,有不少造作的成份。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作者用心何其良苦。他为了将天主的崇高伟大标榜出来,利用了这种儿童捉迷藏似的手法,故此关于这里的记载,我们不必完全按字而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