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谷纪--第十章 最后的灾难

标签:
出谷纪释义 |
分类: 出谷纪 |
第十章 最后的灾难
http://cloud.189.cn/t/77RbqaiUv6ju
(出谷纪第十章--十一章.mp3)
本章包括两种灾难,即蝗虫和黑暗之灾。
1-20节
第八灾:蝗虫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天主为了使自己特选的百姓获得自由,不惜以可怕的蝗虫之灾来惩罚埃及。本来 蝗虫之灾,在埃及不多见,但并不是绝无仅有。这是地中海南部各沿海的亚热带 所惯见的灾难。这些成群结队的蝗虫,犹如千军万马,会突如其来的出现在某一 个地区。牠们飞行时简直是遮天蔽日,使天色暗然无光。牠们顺着风向飘流,见 到那里有一片青绿的植物,便落脚展开牠们的摧残之工。转眼之间,牠们便使大 片美好的植物,变成荒凉的原野。牠们体型虽小,吞食植物的能力却非常惊人, 甚至连树皮都可以吃净。岳厄耳先知对蝗虫所造成的灾害,曾有作过精确独到的 描述(见岳1:2-2:17)。在埃及如果有蝗虫之灾,普通是在二月间发生,或者在 三月初。而且每当埃及南方的非洲热带地区,下雨过多,便必会有蝗虫之灾于埃 及发生。发生的机会虽然不多,但一旦发生就成大害。圣经上这次记载的灾难, 就是一个特大的灾难,而且非常可能发生在二月间。
作者一开口便说,天主使法郎心硬而固执己见,决意不释放以民,如此好能在他 身上实现天主的惩罚。事实上对埃及的惩罚,就是对以民的恩惠。为此以民百姓 应当世世代代保存并传述上主的这些作为,永志不忘(2节)。这个劝谕不但针 对本处的蝗虫之灾而发,却是在劝勉以民对上主的每个恩惠,都要牢记在心。就 是因为天主要向以民施展恩惠,才以强有力的手臂打击了顽强的法郎。可惜的是 埃及的百姓竟由于法郎的固执,而遭受池鱼之殃。如今终于藉着他们的长官向法 郎表示了态度,要求尽快将以民放走。此时法郎好似动了心,准许百姓自由离去。 但一转瞬之间,却又认为以民的意向不正,他们在以向神明献祭的藉口企图逃出 埃及,这与埃及必然不利。因为一来失去了大批的奴隶,二来以民可能与敌人勾 结,向埃及作出报复的攻击。
第十三节说蝗虫由东风吹来,其实应说是由南风吹来(希腊译本作南风),或至 少是东南风。也就是说由西乃、阿剌伯或阿比西尼亚旷野中吹来的一种风。这种 风至今犹存,阿剌伯人称之为「旱木信」风。当它来临时,虽是白天,会突然变 得暗无天日,人畜再也不能在露天行动或操作,必须要躲入屋内。而房屋虽紧闭 此不算太严重。「旱木信」风的本身虽未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它带来的大批蝗 虫却在埃及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灾害。这些千军万马似的蝗虫,却也没有久留,在 完成牠们的破坏任务之后,便又随着自西边海上吹来的风飘去(19节)。由这一 节我们可以确定,作者写作的地方是巴力斯坦,因为以民向来以海(即地中海) 作为西方的代名词。因为地中海就是巴力斯坦的西边。如果作者在埃及,则地中 海在他的北边。因此「海风」不再是西风,而是北风了。
至于蝗虫这次在埃及所造成的灾难,圣经上只说:「蝗虫遮盖了地面,大地变黑, 蝗虫吃尽了冰雹所剩下的一切植物和一切果实。这样埃及全国无论是树上或是田 野间的植物上,没有留下半点青叶」(15节)。岳厄耳先知却非常生动的给我们 描写了蝗虫的灾难:牠们有如千军万马,以整齐的步伐前进,以英勇的精神攻城 夺地。牠们攀登城墙,犹如强盗进入居民的家庭。在牠们面前大地震撼,天空动 摇,太阳失光,月亮灰暗,星辰隐避,葡萄园被摧残,无花果树被蹂躏,石榴树、 棕榈树、苹果树及一切树木皆枯干失色,人间的喜乐也完全销声匿迹(岳1:2-2:17 见咏 16:9)。
21-29节 第九灾:黑暗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