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什么?
蜡烛燃烧的反应实际上是复杂的反应,所以其反应产物的多样性也是不难理解的。蜡烛燃烧的复杂性在于,反应不是一步完成的,石蜡分子是大分子,在受热汽化的过程,就可能发生复杂的分解等反应,这一过程就会生成碳黑,它混在蒸气中,周围的空气与之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反应,并释放出热,使体系温度升高,由此形成的蜡烛的火焰。在观察火焰时,可见到火焰的分层,在焰心处,由于O2的浓度低,C不可能获得足量的O2,所以这里是碳黑产生之地。碳黑和其他分子在上升入内焰时,一部分进一步反应,生成CO、CO2,一部分受热激发,发出黄色的可见光--烛光。它们在未完成进一步的反应就脱离燃烧区,就以碳团粒的形式团聚,这就形成了黑色的烟(炭黑),可燃物不同,汽化条件不同,燃烧区的温度分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烟气和烟团,它被收集,就叫烟炱。
所以说蜡烛燃烧产生的黑烟是:蜡烛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炭黑小颗粒。
2、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石蜡燃烧时先由固体熔化为液体,再由液体受热气化气体,蜡烛燃烧其实燃烧的是石蜡的蒸气,吹灭后石蜡的蒸气冷凝成固体的石蜡小颗粒成为烟。
所以说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小颗粒。
【练习】“三位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导管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的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
),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
仍可以燃烧,并且火焰石淡蓝色的;没有燃烧;仍可以燃烧,并是淡蓝色火焰,而其导管壁上有白色物体析出,
【解析】题目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的意思就是做冷凝用的,如果是石蜡的蒸汽的话,必然冷凝附着在导管壁上,从而导管壁上出现白色物质,如果没有的话说明就没有石蜡的蒸汽,如果还能燃烧的而且火焰是淡蓝色的话,就有一氧化碳。
3、烟和雾的区别
烟是指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它属于固体,如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雾是指大量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它属于液体,如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时在瓶口出现的白雾,就是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烟是固态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在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能混为一谈。"烟雾"联用作一词时,它可表示固体小颗粒和小液滴同时分散到气体中时的情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