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实验创新设计

(2011-08-31 10:35:26)
标签:

化学实验

教育

分类: 实验改进

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简要说明

 

作者姓名

温余汉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万安县万安二中

实验名称

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实验原理

 

1.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   

2.水蒸气遇冷会冷凝成小水珠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            

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铁架台、铁夹、漏斗、U形干燥管,波浪型管(自制)、吸耳球、单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

用品:澄清石灰水、湿棉花、蜡烛、火柴

实验装置



http://s3/middle/8aaeabb1gabc42c9cca82&690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步骤

1、如图,连接好仪器

2、往U形干燥管内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在波浪型管外裹上一团湿棉花

3、点燃蜡烛,用吸耳球从U形管另一侧吸气,观察波浪型管内壁的水珠及U形管内石灰水变化,并记下吸了几次气体。

4、熄灭蜡烛

5、换一组仪器,用吸耳球吸相同次数的空气,对比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对本实验的影响

6、清洗仪器,整理实验桌。

实验现象

a、 波浪型管内有水珠。bU形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创新设计说明

改进原因:教材中设计了分别用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被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来探究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实验总结,认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往火焰上罩烧杯时,学生对于火焰在烧杯中的位置把握不准,容易把烧杯薰黑,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由于烧杯壁上的冷凝水的水珠很小,保持的时间也很短,学生们往往还没来得及细心观察,现象就没了。尤其天热时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③学生对于火焰在烧杯中停留的时间把握不准,时间一长,烧杯壁升温,水蒸气反而不再冷凝,还会给学生手持烧杯带来困难。并且火焰在烧杯中停留的时间一长,石灰水中的水就容易蒸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也就观察不到了。④烧杯上端封闭,气体流动性更差,开始进入一些热的气体后充满整个烧杯,后面热的气体应该很难再进入烧杯,导致实验现象不佳。

仪器用途: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该装置对碳氢化合在空气中的燃烧都适用。

装置优点:①将水和二氧化碳的验证两个实验结合在一起,省时省力。②操作简便,实验成功率高,效果好,可见度大,水珠及石灰水变浑浊非常明显。③取材容易,便于自制推广(无吸耳球可用注射器代替)。④使用波浪型管,有效的减缓了气体通过的速度,天热时甚至在管外包裹湿棉花,极大的增强了水蒸气的冷凝效果。⑤安全性能更高,学生不用担心烫到手,消除学生实验时的畏险心理。

实验说明:为上防止部分学生认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干扰了实验,我们可以增做一次对比实验。即换一组仪器,用吸耳球从U形管另一侧吸同样次数的气体。

注意事项:吸气时,要小心慢慢地吸,目的:①让气体通过波浪型管的速度再慢些,有利于水蒸气在此处冷凝。②以免在U形管内形成大量的气泡,把U形管内石灰水吸进吸耳球。

(说明)此设计获2008年第二届江西省中学化学教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省二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