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语文)

(2014-10-20 09:14:28)
标签:

365

语文

一、            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月考试卷采用了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的形式,即21个题目,包含论述类文本阅读(1-3题),古诗文阅读(4-11题),文学类文本阅读(12-15题),语言文字运用(16-20题),作文(21题),五个大部分。这种试卷形式同初中语文试卷形式相比,变化较大;试卷材料都选自课外,有别于初中文言文选自课内,有时文学类文本阅读也选自课内的做法;试卷内容不仅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更侧重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试卷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考查的知识面较广,要求学生不仅要注重课文的学习,还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考虑到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考试,所以试卷整体选材和题目设计较易。

 

二、            数据分析

1、全年级考生平均分为:103.7 以班级为单位平均分最高为107.47,最低为97.44,相差10.03.

2、各分数段得分如下:

分数段

120-150

110-119

100-109

90-99

0-89

人数

14

262

573

298

41

3、各小题得分情况

题号

分值

平均分

难度/得分率

区分度

01

3

2.89

0.96

0.07

02

3

1.73

0.58

0.27

03

3

2.7

0.9

0.16

04

3

2.58

0.86

0.24

05

3

2.07

0.69

0.38

06

3

1.97

0.66

0.28

07

3

1.29

0.43

0.33

08-01

5

4.09

0.82

0.25

08-02

5

3.67

0.73

0.24

09

4

1.91

0.48

0.15

10

4

1.68

0.42

0.14

11

10

9.11

0.91

0.08

12

4

2.48

0.62

0.18

13

5

3.58

0.72

0.14

14

6

4.36

0.73

0.1

15

7

4.62

0.66

0.1

16

3

1.19

0.4

0.36

17

3

0.11

0.04

0.02

18

3

2.27

0.76

0.29

19

5

4.05

0.81

0.28

20

5

2.96

0.59

0.31

21

60

42.36

0.71

0.04

 

 

三、            学生答题分析

1-3题中,第2题得分较低,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另一方面”理解不准确。4-8题中,6、7两题得分较低,这两题考查对文言文选段内容的理解,可以看出刚刚进入高中不久的新生,对考查课外文言文选段很不适应,课外文言文理解能力较低。8-9题是诗歌鉴赏,学生对这类题目较陌生,对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可谓几乎一窍不通,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感觉较为吃力。11题默写得分较高,可以看出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的学习态度较为认真,积极性很高。12-15题得分不高,主要原因有:1、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为课外,学生不能适应;2、对课外选文内容理解不准;3、缺乏相应的答题技巧。16-20题中,17题得分最低,该题考查成语在语句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学生识记的成语较少,多数学生完全不理解成语意思。

 

四、            教学建议

虽然这次语文平均分较高,但是也暴露出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一些不足和语文知识的一些薄弱环节。如,文言文课外阅读能力较低,诗歌鉴赏知识匮乏,成语识记较少,文学类文本阅读较差。

针对这些问题,写阶段教学应着重最好以下工作。

1、扎实推进课本教学,狠抓默写,在散文教学中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理解散文的能力,另一方面补充课外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知识面。

2、在课本教学间歇,分专题补充高中语文考点,让学生熟悉高中语文考点内容。如,10月下旬,补充成语教学;11月下旬补充文言文教学;12月下旬补充诗歌教学,等。

3、注重学生作业的批改、分析,通过作业中的重点知识讲解、分析,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