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47
  • 关注人气: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一、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安排

(2012-09-24 13:17:37)
标签:

杂谈

高一、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安排

字号: |
发布时间:2012-09-11 02:38 |发布者:jks|查看:138
摘要: 滁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安排本学期高一、高二年级所有同学均须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具体安排如下:一、实施环节第一,宣传动员并组建课题研究小组(9月10日23日)。对于高一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班主任可通过班会,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第二,选择课题(9月24日10月14日)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

                 滁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安排

本学期高一、高二年级所有同学均须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具体安排如下:

一、实施环节

第一,宣传动员并组建课题研究小组(9月10日——23日)。对于高一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班主任可通过班会,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

第二,选择课题(9月24日——10月14日)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并组成课题小组。

第三,制订计划、确定实施方案并开题。(10月15日——10月28日)课题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老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

第四,搜索资料、实施研究。(10月29日——12月3日)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学生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录像、摄像、录音等。

第五,整理总结。(12月4日——12月16日)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做出处理,如发现缺少材料,可继续进行搜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每个课题组设一个材料收集袋,从课题的提出到个人小结全过程有关资料均要收入材料袋并填写材料目录。

第六,交流评价。(12月17日——12月27日)①自我评价:每个课题小组根据组内各成员承担的任务、态度、参与的积极性给与评价。由课题组长负责,全体成员参与。②班内评价:每个课题小组要在班级介绍课题的提出、选定、实施方案及实施过程并宣读结题报告,经答辩后给出评价意见。答辩小组由班级兼任该课的老师组成,班主任担任组长。③指导老师评价:指导老师要将每个课题小组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予以评价,并对课题组每个成员予以评价,如实写出评价意见。④研究性学习领导组评价:结合以上各方面的评价,领导组成员充分讨论给出评价意见并评定成绩。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评定。⑤个人小结:每位同学要将自己参加研究性学习的态度、表现、感受、意见或建议等填入研究性学习个人小结表中,个人小结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领导组评价时要将个人小结作为评价内容。

第七,研究性学习材料汇总、评比及成果展示。(12月28日——1月18日)高一、二年级于元月11日前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材料收交完毕,对各班级的优秀课题再进行校内评比并展览,优秀者经学校研究后选送到市教育局参加评比。并于元月12日前后举办本学期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成果展示会。

二、学分认定
1、原则:重过程、重参与、重态度

2、评定依据
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包括

⑴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

⑵过程记录;

⑶成果;

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记录;

⑸以学生参与完成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或项目为认定学分的主要依据。

3、学分分配   每个课题5学分,能认真上好研究性学习课,态度端正,积极严谨、有协作精神,认定2学分,每个课题能认真落实《滁州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情况纪录表》上各项内容,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可,认定为3学分。

三、奖励措施:

(1)学生成果奖励。学期末开展学生成果展示评比,对于优秀成果进行奖励,发给荣誉证书。

(2)学生奖励。对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单项评比,按一定的比例评选出先进个人,发给奖状或荣誉证书。

四、组织分工。

高一、二年级的年级副主任负责指导、督促各班的研究性学习工作的开展,并做好优秀课题成果展示会的筹备工作及相关文件通知、表格和材料等的发放和收交工作。

 

                                                           教科室

                                                         2012年9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