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观课评课
暨阳学校二年级语文组 洪丽琴
什么是“观课”?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类似于我们常
说的“听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听课变
成了“观课”,“观”包括视和听,既要用耳,也
要用眼,还要用脑用心。
如何观课
◆ 1.潜心读
◆ 2.认真听
◆ 3.仔细看
◆ 4.详细记
◆ 5.用心思
——潜心读
1.读教育教学理论,用系统的思维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出判断。
2.读专题导语,了解选编整组教材的意图。
3.解读教材,了解编者选编课文的意图。
——认真听
1.听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
2.听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听教师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听教学中是否有知识性的错误、是否有创新的地方。
4.听学生的发言是否流利、准确,有无动态生成的内容,教师的理答是否智慧。
——仔细看
1.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角色是否到位;教学基本功是否过硬,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等。
2.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是否得到熏陶等
3.看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
4.看课程资源的使用。
——详细记
听课时,要全身心投入,边听边记,边看边想,随时做出简评。具体说,要做好这几方面的记录:
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是教师把握处理教材的能力及相关的学科水平。
三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状况与水平。
四是本节课的精彩之处和遗憾的地方、比较典型可以进一步研讨的问题;
五是自己随时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用心思
◆感性的思考——
1.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
2.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
3.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
,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
4.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
5.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6.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
什么是“评课”?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如何评课
◆ 1.把握教学方向
◆ 2.掌握评课内容
◆ 3 .遵循评课原则
◆ 4 .注意评课技巧
◆ 5.撰写评课文稿
——把握教学方向
◆ 1.了解小学语文学科最新动向。
◆ 2.熟知不同课型的最新教学理念。
◆ 3.把握听课课型的阶段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 4.明确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 。
小学语文教学最新动向——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主编崔峦老师提出了
“一个转向,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点评
课标准”。
◆“一个转向”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一个中心”是指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特别是加强语言的运用。
◆“两个基本点”是指要着重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和提高语文素养。
◆“四点评课标准”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
——吃准目标
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的那个年级的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夯实基础
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要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的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
——指导学习
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的方法策略,并且使学生渐渐内化为适合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具有较强的学习力。
——鼓励创新
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探讨出一套好的教学模式,研究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 “学会 ”“ 会学
”,且长久地“乐学”。
a.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
b.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
c.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
d.教学方法要得当;
e.教学效果要好。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认为:
一堂好的语文课要做到
——心中有本
——目中有人
——课中有智
——学中有趣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一切好课应该努力做到“五实”:
扎实——有意义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
充实——有效率的课。
丰实——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平实——常态下的课。
真实——有待完善的课。
——掌握评课的内容(评什么?)
评教学目标
评教材处理
评课堂结构
评教法运用
评学法指导
评教学过程
评教学思想
评教学基本功
评教学素养
评多媒体运用
评时间的调控
评课堂的组织
评学生参与度
评教学时效性
——评课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坦率诚恳
扬长不避短。
2.激励性原则—— 以肯定、引领为主
不能讽刺
不能信口开河。
3.差异性原则——课型差异、教师差异、学校与学生的差异。
4.讲究方法原则——褒贬有度、主次分明。
5.导向性原则——发散放大成功细节。
6.科学性原则——解剖课堂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根据课程、教材、学生的学习需要等内容,对教师的授课行为作评价。
——注意评课的技巧
1.抓住评课的着力点。
2.要采用恰当的方法。
3.要坚持激励原则。
4.要因人制宜,因课而异。
5.要理性的思考 。
6.要抓住教学亮点。
7.要倾听教学意图。
8.要重视以学论教。
抓住评课的着力点
可以把关注点放在:
1.老师怎么教(教学行为)。
2.学生怎么学 (学习方式)。
3.是否体现学科的本质。
4.教学手段是否有效。
5.是否拥有较强的资源意识。
6.教学是否有个性等。
要采用恰当的方法——
——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对于一节课作评析,既有对某个细节、片段的评点,也有居高临下的全方位的分析、评价。
应突出三个方面:1、本节课的优点、经验或值得学习的地方;2、本节课的特点或特色;3、不足或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及改进教学的建设性意见。
——评点法
评点法与后面的表格法都是从评课的技巧与方式上讲的。评点法是指针对授课者实施的教学活动次序情形,及时作分析、点化、评价。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对现场行为主体的评点,是对典型教学活动的分解性讲析,由于他及时、实在、更贴近教师生活,所以这种方法更适合教师培训,特别是新教师培训。评点法分点评、段评、总评三种。段评
和总评常用的方法有:1.综合式;2.举要式;3.比较式;4.警策式;
——表格法
表格法就是根据评课的标准,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并根据这个评价评估课的优劣。
要理性的思考——
一是思考分析教学设计。
是否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是否具体明确的制定了三维目标,符合教情和学情;是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体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是否灵活合理地设计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了课程资源;是否应用了恰当的教学手段;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等。
二是分析教师活动。
教师的准备是否充分、教师的角色是否到位、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否得当、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
三是思考分析学生活动。
学生的准备是否到位、学生的情趣是否健康、学习动机是否端正、参与的程度是否广泛、学习的方式是否有效、学生的操作是否准确、学习的效果是否优良。
四是思考分析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是否井然有序、情景创设是否恰到好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是否巧妙恰当、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否融洽、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是否合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是否恰当、课堂评价是否有弹性、媒体与学科教学是否有效整合、课堂教学是否真实有效。
五是新课标要求充分落实。
(1)识字:遵循汉字构字规律,注重汉字蕴涵的文化信息;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强调识字工具的指导与运用;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意愿,养成良好书写习惯。(2)阅读:强化朗读感悟,注重阅读方法的个性化;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培养语感,注重积累;学生思维与表现方法多样化,学用结合;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3)表达: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写作中尝试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重视具体过程与方法的指导;重视修改和修改中的合作;关注儿童生活与情感世界。
——如何撰写说课稿
——评课听课时,会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想法,评课准备要对这些似乎各自独立的想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他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所在。要将分析研究所得进行必要的梳理,形成有条理的、详略得当的、有观点有分析的发言。优秀的评课稿应该是一篇精美的小论文。
◆1.思路要清晰
◆2.条理清楚
◆3.例证恰当
◆4.表达流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