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分类: 课题研究 |
http://s14/mw690/8a8dcce0gx6C9kb46tv8d&690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无论是求真思想还是生活教育,都无处不显现出陶先生对于滋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理念。如何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仅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来谈谈个人的认识。
从七年级入学开始,我们就认真研究落实了“五个一”教学,即写好一手字,读好一篇文章,讲好一句话,唱好一首歌,学会一项体育技能。“五个一”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的细化具体化,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落脚点,尤其我们认真通过写好一手钢笔字,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一、要提高教师、家长、学生对写好钢笔字重要性的认识
现在有些家长、学生往往以练字耽误时间,影响学习成绩为由抵制练字这一繁琐而长期的任务。我多年来坚持让学生练字,坚持每天练一页作文纸,按说应该不难做到,但却遭到了个别家长的不理解甚至反对,我只好改为双休日练两张作文纸。
其实写好汉字,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一种体现。从微观上讲,汉字书写对人的心理、思维、个人修养都是起着促进发展的作用。俗话说“字如其人”,我们发现,在写字方面,女孩子普遍好于男孩子,字写得差的,往往也是成绩差的较多,这显然与学生的心浮气躁的性格有关,因而我们可以通过练字让他们变得细心、踏实。现在的孩子做事大多缺乏耐心、恒心,对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但练字是个长期工程,没有毅力很难写出一手好字;写字为学生指出了一种规范要求和行为模式,以其一笔一画的临摹指示着学生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因此,引导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让他们把规范字书写坚持下去,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郭沫若先生早在1962年为《人民教育》题词中写到:“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郭沫若先生的话肯定了写字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个性及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事实证明,要想写好字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苦练,学生的韧劲与耐力,正可以从汉字的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中来获得,从而培养出蹊、契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优良品格。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家长知道,一手好字让孩子占尽优势:练字能磨练性格,使孩子性格变得不急躁,写字习惯好,做事不马虎;练字能使学生把作业写得工整、美观、规范;
第二、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写好钢笔字的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出来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练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现在的小学生对写字没有太大的兴趣。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通过教学抓住时机适当地引导学生,比如经常展出一些名人的书法作品,或让学生自己比较不同学生的作文、试卷的书写,让他们自己体会书写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注意书写的良好习惯。让他们通过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感,让他们在实际书写中发现自己书写的不足,从中受到鼓励,这样肯定会触动他们心中的欲望,自觉地去练字。定期举办作业展览活动,将字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放进学习园地中,既让写字优秀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也让其他学生有学习的楷模,从而整体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班级里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写字氛围。
第三、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首先,教师本人在任何时候写字都要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示范。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注意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只要是展示给学生的字,随时都注意安排好字的结构和笔顺,使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字是一个个正确、端正、规范、漂亮的汉字。
其次,时时注意树立学生中写字的优秀典型,一有机会就把学生中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随时都有学习的楷模,激励所有学生写好字。
另外,对学生在写字上的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树立写好字的信心。
第四、让学生养成认真临帖和“提笔即是练字”好习惯
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学生写字常常不读贴,或对字帖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以致顾此失彼,徒劳无功。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我们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是一种书写,做作业时又是一种书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贪玩,快做完作业可以去玩,难以顾及书写质量,另一方面是没有养成自觉练字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书写与练字的关系,不断增强学生“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
第五、在各科作业批改、考试中设置书写成绩等级
要习得一手漂亮的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功的。为了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在各科作业批改和考试时,设置书写成绩等级,这一点在语文考试中已得到体现,我们还应延伸到其他学科的考试中甚至平时的作业批改中。
第六、与家长搭建积极配合、齐抓共管的桥梁
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的习惯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作业考试和平时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这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我经常和家长取得交流,要求他们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我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让学生感受关注,逐步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犹如雕刻活人之塑像,所不同的是,艺术家的雕塑像常由一位美术家来完成,而活人之雕塑则是家长和教师来完成的,倘若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成真善美之活雕塑像,在刀法之交响曲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会有损整体的和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方面,认真实践,积极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将继续努力,加强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们在养成良好写字习惯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其学习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