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
(2023-06-07 16:20:25)分类: 读书 |
在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中正有这样的一句话:
“假如此刻太阳熄灭,地球上的我们只能在八分钟之后才知道。”
许多人对此非常疑惑,难道不是太阳熄灭的那一刻地球就变得黑暗了吗?
经过科学家们对太阳活动的研究,预估太阳还能继续燃烧50多亿年,才会寿终正寝。
那么等到太阳衰亡熄灭的那一天,人类需要8分钟后才能感知吗?
并不会这么快,根据现在的研究数据准确来说,人类感知到太阳熄灭的时候,已经过去10000年了。
作为人类摇篮的地球,已经有45.5亿岁了,从40亿年前原始状态的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的早期形态“细胞”,再到不断地进化,经过6次的重启,人类文明终于在400万年之前初露头角。
对于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而言,氧气、水源和适宜的温度是必要生存条件,其中温度和氧气都来自太阳。
远古细胞在进行有机组合之后变成了植物,进化出了叶绿体细胞器,能够对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开始,地球上的生物变得多样了起来。
太阳光作为地球上最多的自然能源,催化了众多物种的产生,因此在探讨地球文明和物种起源时我们不可避免的要谈到太阳的作用。
太阳的年龄要比地球大一些,大约45.7亿岁左右,其实从这种微小的差距可以证实太阳系的起源确实是一场大爆炸,爆炸之后太阳和地球在差不多的时间一起诞生了。
不过对于太阳系而言,太阳的质量体积是人体的躯干,而地球的质量体积顶多能算“一根汗毛”。
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它是一颗黄矮星,如果按照科学家们对于恒星演变的推测,太阳在50亿年之后会步入衰老期,向着“红巨星”演变。
在变成红巨星时它会疯狂地燃烧一段时间,当将自己内部的物质都燃烧殆尽时会变成一颗“白矮星”,这时它看起来就不像是一个火球了,颜色黯淡了许多。
最后,在经过上万亿年之后,它将完全熄灭,变成一颗“黑矮星”,它的外部将不会再有任何辐射和粒子活动,太阳彻底失去光芒,太阳系也陷入一片死寂。
人类经常会将太阳比作一颗正在剧烈燃烧的火球,但是真正的“燃烧”其实是在太阳内部进行,在了解太阳熄灭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发光发热的”。
对于核能利用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核能产生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核裂变和核聚变,太阳的内部就是在进行核聚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