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滩拾贝

(2022-06-13 14:42:18)
分类: 读书

  
  《鲜花与果实》
  
  有一位青年人,看到老年人时总是一副厌恶的表情。他讨厌老年人的苍老、迟钝和丑陋。
  
  一天,青年人抱着一盆鲜艳的菊花走进家门,放在阳台上。然后对正在看书的父亲说:“爸爸,我们青年人就像这怒放的鲜花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而你们老年人就如同秋天的树叶,渐渐枯萎,随风凋落。”
  
  父亲拿起茶几上的一枚核桃托在掌心,对儿子说道:“你说的不错。但我认为老年人更像我手中干皱的果实,如果年轻人像鲜花的话。鲜花把生命绽放在美丽的花瓣上,而果实,却把生命凝聚在盔甲之内。”
  
  儿子仍不服气:“如果没有鲜花,哪里来的果实?”
  
  “是啊!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鲜花都能够成为果实!”
  
  大道理: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自然过程。
  
  生命从始到终到是精彩的,老人就好比西天的落日映染出绚美的彩霞。没有落日,何来朝阳。
  
  
《不要砍断救命的蛛丝》
  
  很小的善,可以拯救众多的生命;很小的恶可以毁了一个人最大的希望。
  
  传说一日佛祖闲坐于花园的井边向下望去,看到无数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恶而饱受地狱之火的煎熬。
  
  此时,一个江洋大盗透过地狱之火看到了慈悲的佛祖,立刻向佛祖高声呼救。
  
  佛祖以他睿智的目光看到此盗生前虽然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但是,有一次走路正要踩到一只小蜘蛛时,却突生恻隐之心,移开脚步使其得以存活,成了一生中罕见的善业。
  
  佛祖决定用那小蜘蛛的力量来救他脱离苦海。
  
  一根蜘蛛丝从井口垂下去,那大盗发现了,并立刻抓住游丝向上爬去。不想其他倍受煎熬的恶人们看到了也蜂拥上来抓住了游丝,任凭大盗恶声大骂,他们仍然拼命地向上爬。
  
  大盗怕游丝不堪重负,毁了自己脱离苦海的惟一希望,便抽刀将身下的游丝砍断。
  
  结果,本来攀很多人都安然无恙的蜘蛛丝却突然崩断,大盗也因抛弃了心中最后的一点怜悯,而重新跌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有一个年轻的农夫,他很厌恶耕种的生活。于是,他丢弃了原先的田原,独自来到城里闯荡。然而,由于他既没有学问,也没有技术,甚至还因为一次车祸而失去了一条腿。半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而身上带的钱早就花光了,最后不得不沦为了乞丐。
  
  一天已沦为乞丐的农夫听人说,城里住着一位神秘的智者,只要诚心去拜见他,智者就能给别人一个改变命运的秘诀。
  
  于是,这个农夫经过很长时间的打听,终于找到了那位智者。农夫来到智者的家里,智者并没有看他是一名破衣烂衫的乞丐而轻待他。相反,他礼貌地请农夫入座,并亲手给农夫倒上了一杯茶水。然后,他才微笑着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农夫十分感激智者的尊重,连忙说:“您能告诉我一个改变命运的秘诀吗?我想变得富有起来。”
  
  听完,智者略带疑惑地问:“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会沦为乞丐吗?”
  
  农夫羞愧地说:“因为我厌倦了耕种,希望在城里找到一条发财的路子,然而这一切并非像我想象得那样简单。”
  
  智者不解地问:“那你现在为什么不回到家里,重新开始呢?”
  
  农夫嗫嚅道:“现在我都沦为乞丐了,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多丢人啊!”
  
  智者又问:“那你现在家里还有什么呢?”
  
  农夫回答说:“除了我这个人!就是几亩早已荒芜的土地了。”
  
  此时,智者点了点头,说道:“这两个条件足以使你改变命运了。你回家去吧。”
  
  然后,智者递给农夫一包花籽,解释道:“等你拉一马车花瓣来,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炼金的秘诀,而花瓣就是炼金所必需的引子。”
  
  农夫千恩万谢地离开了智者的居所,并且毫不犹豫地回到了乡下。他不知疲劳地劳作,那些荒芜的土地重新被他开垦起来。然后,他把智者交给他得那些花籽播种在里面。
  
  第一年,他只采得了一竹篓花瓣,因为他留下了大半花朵任其成熟结籽。然后,继续扩大栽种。
  
  第二年,农夫采集了满满一大马车晒制好的花瓣,来到城里。他再一次找到了智者,恳求说:“炼金的引子,我已经弄来了,您可以告诉我秘诀了吗?”
  
  智者看着那一马车晒制好的花瓣,颇为惊讶地说:“这就是你炼出的金子呀!”
  
  原来,这些花瓣是名贵的中药材。智者让他卖给城里的一些药铺。那些药铺见农夫栽种的药材成色好,而且价格还便宜,纷纷与他签订供货合同。
  
  临走时,那个农夫拿出很多钱来,欲送给智者,却被智者谢绝了。
  
  农夫异常感激地说:“谢谢您,是您改变了我的命运,您是我的大恩人啊!”
  
  智者却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不要谢我,感谢你自己吧!如果你不肯付出努力,谁又能救得了你呢?”
  
  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求人不如求己,有的人只会向外求人,而不知道向内求己,何必舍近求远呢!



你的财富就是你自己
  
  文/袁岳
  
  孩子,如果你现在就想拥有很多的钱,这不是坏事。因为只要有一些你想要的东西,那么你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也有了前进的目标。有的人想要去很远的地方,有的人想长得很漂亮,有的人希望自己成为大明星。他们和你一样,有想法的人都是生活有意义的人。
  
  但有了理想还不够。在这里,我还要告诉你五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如果你想吃苹果,就要种苹果树;要种苹果树就还得有苹果籽,还得有土地、肥料、浇水与阳光。有人赚钱是因为发明了很棒的水稻,像袁隆平;有人赚钱是因为设计了很新的模式,像携程的四个创业者;有人赚钱是因为选对了要投的公司,像巴菲。那么,你将来靠啥挣钱呢?是特别的眼光?是特别的见识?是因为相信勤奋总能做出点啥?还是擅长社交而找到好的人脉帮助?也就是说,你要从你的目标往回找,看看最后你要在哪件事情上开始为你的未来奋斗。然后,你就可以开始做基础的工作:选种、培土和考虑适当的作业技能。记住:不种苹果树是没有苹果吃的。
  
  第二件事情:现在很多人都想挣钱,但是真正成为有钱人的并不多。原因在于想挣的钱越多,那么必然承担的风险越大,要适应与掌控的情况越复杂。换句话说,挣钱的道理其实不是显而易见的,今天很多人挣过的钱,以后用同样方法就挣不到了。有些大家都知道可以挣钱的地方,因为人太多,也就挣不到太多的钱。因此真正挣得到钱的地方是隐秘的,也是不同常规的,甚至是与常情不一样的。所以很多会挣钱的人在孩子时代,往往是调皮的、有自己主见的、对很多事物好奇的、经常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甚至是探险的、有勇气的。因为只有这些,才让你对一些自己不确定的事物去探索与熟悉,培养自己面对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的胆魄与从容性。只做一个乖乖的孩子,与你的财富梦想可能是背道而驰的。
  
  第三件事情:获得与管理巨大的财富,需要你是个具有强大决策能力与管理能力者,也就是说你要有自己看待问题的逻辑、想法、做法与决断力。无法想象一个仅仅在等待爸爸妈妈意见与老师意见的同学,能具备这样的潜质。我们需要有自己的见识,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行动,有自己的经验,还包括自己的错误,以及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的勇气。我一再告诉自己,领导者强大的自我是其能够带领别人、让其他人与他一起工作,并且让更多的人信赖他的基础。我们要留意这个强大的自我,也要谨慎地对待家长、亲友、老师剥夺与压抑我们的自我的言语和行动。
  
  第四件事情:是我们需要有很好的社会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财富是人们愿意我们拥有的财富的总量,这个人们包括了合作伙伴、员工、同行、消费者与客户、政策制定者等等。财富量越大,我们需要对付的关系越复杂。因此我们需要从小留意与积极学习与陌生人交往的方式。其实,与很多年长者教导的简单防范陌生人的方法相反,孩子与陌生人的交往其实戒心最小,更容易获得信任。等到长大了还不会交往,人家会对我们有较强的鄙视。因此,我们需要在很小的时候积极交往小伙伴、学习其他大人的事情、帮助人家一点小忙、把自己的好处让一点给人家、向陌生人微笑与打招呼。记住,只有足够的交往与考虑足够多的其他人,你才会由小我变成大我,而在大我里面隐藏了我们得到其他人认同与资源的财富奥秘。
  
  第五件事情:不要把小时候的考试成绩看得那么重,其实我们作为小朋友留给未来最可贵的是:想象力、创造力、敏感的自我与乐观的行动力。所以我们在必要的学习之外,需要很会玩,很会自己动手整点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我们想到的新东西就试试做下,而且当别人对我们批评与提意见的时候,不是简单地说好,而是要别人提出理由,用你的理由与他的理由沟通。财富梦想需要的不是一个会考试的孩子,不是一个乖宝宝,而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不断前进,充满好奇,也充满感染力的生动活泼的人。往往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形象,到后来很多人徒然留了个贪财的欲望,而把那个富有魅力的想象丢失了。那时你不是离财富更近,而是更远了。
  
  财富没啥神秘的,依照我们的天分,我们大部分人都不会限于贫穷。我们很多时候遇到的困境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我,从而失去了我们赖以发展的金钥匙。亲爱的朋友们,你们都有那把钥匙。留意别丢了,包括别让我们的亲爱的爸爸妈妈和老师朋友给弄丢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道”就在你的脚下。



低调是一棵站在山顶的矮树
  
  文/查一路
  
  那日,一外地书法家来访,坐而论道,谈起做人的姿态,我与他都颇多感慨:有些人表面气势如虹,实则庸碌平常;有些人看来谦逊若水,内心却气象峥嵘……实在是形形色色,乱花渐欲迷人眼。
  
  临走时,他送我一条幅,上书“低头看云云在脚下”。乍看,不合逻辑。细想,做人的道理尽在其中:站到很高的境界,谦逊一低头,不经意间,却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书法家的意思很明确,低调,是很美的生活姿态。现在我每天都用这条幅来教育自己,因为我也曾是个白眼望天之人。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低调,是一种自我放松。低调,自由,随意,犹如松散的泥土,适意且散发芬芳;而高调,则紧张,僵硬,好似绷紧的缆绳,给人随时会断裂的危机和担忧。
  
  低调生活犹如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对环境的友好,而低调生活是对周围人群的亲善。低调的人,总在根据周围人的情绪和感受,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一个人的低调生活,其实质不是在强调自己,而是在让别人少些压力。
  
  不同的人走在路上,有些人气宇轩昂,目空一切,蛮横霸道;有些人满脸阳光,仁慈悲悯,谦卑感恩。你喜欢谁?美国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凶狠张扬的人比那些低调谦恭的人,出车祸的几率要大出十倍。这个结论不难理解:高调的人既然与人争长短,又怎能不与车争快慢。
  
  低调还是高调,与一个人的能力无关,只和品行与境界有关。世界公认俄总理普京是个牛人,然而他很低调,而且他很反感俄罗斯那些高调的富豪,伊斯梅洛夫花15亿美元在土耳其建豪华酒店,开业庆典时,砸重金,请名流,极尽奢华之能事,普京不声不响把该富豪的财源——切尔基佐夫市场关了,一招将其制服。
  
  “苏联时期,部分富人为炫富镶上金牙。兰博基尼汽车和其他昂贵小饰品简直就是今日的金牙,见人就显摆。”数名俄罗斯富豪开着兰博基尼在瑞士撞车,引发俄国内热议时,普京如此看待新贵阶层。也难怪,一个国家只要穷人还存在,富人的高调炫富,势必破坏社会和谐。
  
  相对于高调,低调生活虽不风光,却十分惬意。没有独处高处的恐惧,没有随时与人PK的焦虑,没有被人揭穿的担忧。低调的生活,是没有泡沫和水分的生活,很自由实在,随心所欲,无须顾忌什么,只需关注生活的本身。
  
  中国圣人有言:“智者乐水”,而常识又告诉人:“水往低处流”,可见,人选择低调如同流水选择低处,是一种智慧。
  
  高调,犹如吹一只气球,一个小小的针孔,也能将眩目的华丽毁于瞬间;低调,像一颗铺路的石子,将自身安放在低处,安全且踏实。高调的人张牙舞爪,像只螃蟹,总是想伺机横行别人的领地,令人反感;低调的人,像一棵彬彬有礼的树,不越规,一身绿色,让人喜欢。
  
  低调的人,总能收获意外的惊喜。作家二月河说:“人生的最底层有个好处,就是无论从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的。”一个低调的人,所走的人生每一步,都是在向上攀登,正如一颗星星不会在水沟里呆很久——它的家园在天空。
  
  不高估自己的力量,是幸福之源。西方大哲学家罗素先生如此解释其中原因:“一个低估自己的人,永远因成功而出惊;至于一个高估自己的人,却老是因失败而出惊。前一种出惊是愉快的,后一种是不愉快的。所以过度自大是不智的。”
  
  我感谢书法家送我的这幅字,同时我的意识里常常出现一些低矮的树,它们站在山顶,风过处,谦逊地低头。然而,云,却在它们的脚下。


在低调中修炼自己
  
  我觉得一个人必须要,在低调中修炼自己:低调做人无论是在官场也好、商场也罢。或者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为人处事的谋略。
  
  常听人说,谦卑处世人常在。其实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只要是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也能受到世人的敬仰。
  
  所谓的大智若愚,实际上就是养晦之术:“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隐蔽,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地过一生。
  
  我们也必须学会平和待人留余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规”,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和事,也是符合客观要求的,因为低调做人,才是跨进成功之门的钥匙。
  
  一旦时机未成熟时,我们一定要学会挺住。人非圣贤,谁都无法甩掉七情六欲,离不开柴米油盐,即使遁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要“出家人,以宽大为怀,善哉!善哉!”不离口。所以说么,如果我们想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大事,创建大业。
  
  当我们毛羽不丰时,要懂得让步。低调做人,往往是赢取对手的资助、最后不断走向强盛、伸展势力再反过来,使对手屈服的一条有用的妙计。
  
  我们必须要在“愚”中等待时机。大智若愚,不仅可以将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而且可以若无其事,装着不置可否的样子,不表明态度,然后静待时机,把自己的过人之处一下子说出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大智若愚,关键是心中要有对付对方的策略。常用“糊涂”来迷惑对方耳目,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万不可无为示有为,本来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就会弄巧成拙。
  
  常言说得好:主动吃亏是风度。任何时候,情分不能践踏。主动吃亏,山不转水转,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又走到一起。若一个人处处不肯吃亏,则处处必想占便宜,于是,妄想日生,骄心日盛。而一个人一旦有了骄狂的态势,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于是便起纷争,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败之理?
  
  其实为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美德、智慧、修养,是我们处世的资本。为对手叫好,是一种谋略,能做到放低姿态为对手叫好的人,那么他在做人、做事上必定会成功。
  
  我们一定要懂得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要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是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你说是不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海滩拾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