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拾贝
(2022-06-13 14:38:49)分类: 读书 |
梭罗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很多人看似努力生活,努力寻找自由,但他们不是在自己的身上找,而是通过外在的物质来找。
以为有了钱、有了更多的物质,就能自由。
1845年,绝大多数人都在追求金钱和物质的时候,梭罗却放弃了这一切,去追求生活的真相去了。
他揣着兜里打零工赚来的一些钱,拿着一把借来的斧头,到一片松林之中,砍了一些白松树,从他砍树的地方看向远处,瓦尔登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干完活回去的路上,云雀还在天空唱歌。
持续很长时间,砍树,伐木,削立柱,他全凭手中的一把斧子。
冬天砍树准备材料,春天的时候,房子已经有了一个空架子了,然后他又花一部分钱买了一些二手木板,开始装修房子。
就这样,梭罗亲力亲为,既不慌张,也不懒散,慢悠悠地建造着他的房屋。
梭罗发现,拥有一个自己的居所,其实并不难,只要人愿意,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松地拥有。
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举国欢喜,梭罗也正式住进了他的小屋,在决定建造小屋的时候,他宣称:
我要到森林里,因为我要过真正的生活,我要活得充实,吸取生命中的精髓,抛弃一切与生活无关的事物,当我死时,才不会发觉白活了一场。
小屋建成了,真正的生活也开始了。
低配,简单,自足,踏实。
梭罗说:
在物质当中,没有真正的自由。
有些人为了让人看得起,为了所谓“平等”,拼命赚钱,因为只有和有钱的人一样有钱,生活才能平等,否则心里就觉得低人一等,但梭罗说:
在物质当中,永远找不到平等。
在物质的世界里,有多,就必然有少;有富,就必然有穷;有好,就自然就不好;有时尚,就自然会产生过时。
比来比去,总会有个高低贵贱。
不管你站在哪个位置,总有比你好的,也有比你差的。
在物质上,人生无常,且为物质所役。
而那些内心自由的人,即便物质生活贫乏一点,但他们始终是自己生活的驾驭者。
复杂的,其实不是生活,而是内心。
艰难的,也并非人生,而是我们心里生出的那个关于生活的想法。
有人对梭罗说: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存下一些钱,你那么喜欢旅游,你可以坐上汽车,今天就可以到菲奇伯格去,看一看这个国家。
梭罗说:
我们不妨比一比,看谁先到菲奇伯格。
梭罗计算过,按照他步行的速度,要不了一天就能到达。
如果要挣了车费再出去,那么打工就得一天,然后会在第二天某个时候才能到达。
当然,这还是运气比较好及时找到工作的情况,尽管如此,你还是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干活。
很多人觉得,挣了钱才能去享受生命中美好,于是他们将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挣钱上。
然后再用挣来的钱去换取生命某些有争议的自由,即便后来走在路上,也还要担心钱没了怎么办。
梭罗说:“英国人最先去印度发财,为的是他挣了钱可以返回英国。”
很多人用健康换钱,为的是生病的时候可以用钱换回健康。
有时候越简单的生活方式,越能直抵生活的真相,而那些需要我们拼命维持的方式,本身就存在问题。
因为如果是适合你的,你不会觉得难受。
就像一双鞋,适合不适合,穿的时候就知道,那些穿起来不舒服还要继续穿的鞋,如果不是因为这双鞋贵得让人有面子,就是因为这双鞋外表好看得让人羡慕。
梭罗说:大多数奢侈品,以及许多所谓让生活舒适的东西,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就奢侈和舒适来说,最清醒的人甚至比穷人生活更简单,更朴素。
他们外在的生活贫穷,内心却比谁都富有。
因为内心富有,所以生活简单。
因为物质低配,所以灵魂高配。
梭罗的絮语和告诫,就显得难能可贵。
实际上,梭罗的主张就是“简单,简单,再简单。”
把一切不必要的东西都剔除了,剩下的就是真正的生活。
而他的一生,就是这种“极简生活”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