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笔经搁后便无诗

(2018-02-22 11:37:24)
标签:

转载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不像南昌滕王阁和湖南岳阳楼,有一篇重磅歌赋或散文压题。但是黄鹤楼自古以来就没有少过诗词和对联为它添彩。其中崔颢的一首《登黄鹤楼》可以视为黄鹤楼的主题诗,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其他如李白、贾岛、陆游、白居易等名人都有吟诵。现摘抄如下,以飨广大读者。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黄鹤楼》

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

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黄鹤楼对联 


清代女诗人李联芳撰黄鹤楼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以下对联未查到撰联人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对江楼阁参天立;

全楚山河缩地来。

 

楼未起时原有鹤;

笔经搁后便无诗。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黄鹤飞去且飞去;

白云可留不可留。

 

对江楼阁参天立;

全楚山河缩地来。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转载]古楼阁之黄鹤楼:楼未起时原有鹤 <wbr> <wbr>笔经搁后便无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