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2024-08-21 09:07:19)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北京把一些古寺改建成专业博物馆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像觉生寺(大钟寺)建成古钟博物馆,真觉寺(五塔寺)建成了石刻艺术博物馆。既保护了寺庙的古建,又可以把众多古代艺术品向老百姓开放。万寿寺也是这样,建成了北京艺术博物馆。
   西三环紫竹桥东北角上那个寺庙以前经常看到,每次路过西三坏都会看到。一直有一个疑问这是什么庙啊有时间要去看看。那时太忙,几十年了竟然从来没有去过。最近一直没有去外地旅游,更没有出国,那个寺庙就引起了我的关注。打听了一下又上网搜了搜,这个寺庙叫万寿寺,现在成了北京艺术博物馆。最近抽空去了一次。
   万寿寺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是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为保佑其儿子而兴建的皇家寺院。乾隆皇帝为他母亲崇庆皇太后六十寿辰又重修并扩建了万寿寺。这让我联想起真觉寺(五塔寺)了,那也是始建于明代而被乾隆皇帝为其母六十寿辰重修过的。这两个寺庙又正好都在南长河的北侧。现在来看分别在现在的中关村南大街的两侧,距离大概也就几里地。现在从动物园到颐和园的游船就会路过这两个寺庙。看来当年乾隆皇帝为他母亲的六十大寿真是费尽了心机。从颐和园出来一个用作行宫(万寿寺),一个举行庆典(真觉寺)。万寿寺在光绪年间还增修过,也是为了其母亲慈禧太后的六十寿辰。民国之后万寿寺逐步转为它用,不再用作宗教用途。没有想到的是,万寿寺在1985年就已经改建为北京艺术博物馆了,我竟然完全不知道。
   万寿寺比其他改为博物馆的古寺更好的一点是还保存着一些原有的佛殿。现在的慧日长辉殿(大雄宝殿,又称大延寿殿)依然供奉着毗卢遮那佛和三世佛(释迦穆尼佛、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两侧有十八罗汉,背面还有观音菩萨。其他殿堂都改成了博物馆展厅,基本没有了宗教古迹。
   万寿寺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寺院的后面有一个庭院,假山殿堂错落有致,遗憾的是用红色带子围挡了起来。据工作人员介绍是因为前些日子北京大风大雨有的树被刮倒了现在正在维修无法进去。按我参观寺庙的习惯还是从山门开始沿着中轴线一进一进往里游览。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1]山门殿,门楣上的石匾上刻着“敕建护国万寿寺”。这可是顺治二年(1645年)顺治皇帝御赐的。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2]山门殿的顶棚壁画是光绪年间的彩绘“洪福齐天”,当然在万寿寺第五次大修(2018-2022年)期间修复过。洪福齐天是以近百只蝙蝠和蓝天流云来描绘的。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3]万寿寺作为皇家寺院规模相当大。有六进八重殿。山门殿后第一进就是天王殿,两侧是钟鼓楼(图片中没有)。这座天王殿始建于万历五年,清代重修过。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4]天王殿传统是正中供奉弥勒佛,两侧是四大天王,背后是韦驮。现在都没有了。现在的天王殿是缘岸梵刹万寿寺历史沿革展。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5]主要介绍的是万寿寺在明清两代的修缮扩建情况。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6]这是原供奉在最后一进的万佛楼里的泥塑长寿佛像。因为万佛楼至今仍未开放所以我把它们拍下来了。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7]第二进是大雄宝殿,又名大延寿殿。因为门首有雍正十一年御题的“慧日长辉”匾额而被称为慧日长辉殿。不过原来的匾额已经找不到了,现在的匾额是2013年复制的。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8]大雄宝殿前面东西两侧各有一通乾隆十六年御制敕修万寿寺碑,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这是西边那通御碑,是蒙、藏文的。碑文记录了乾隆重修万寿寺的原委是为崇庆皇太后六十寿辰。文中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之意。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