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臣左右,威至在已
(2023-11-23 09:04:29)山东济宁 古南池
(2021. 10. 14)
水清柳绿 造佳景堪比梧桐种
荷艳楼巍 传美名引得凤凰来
诗人渊薮
【景点介绍】:
南池景区是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古典园林公园,突出“以绿为题、以水为魂、以文为胜、以人为本”,荟萃了运河文化、李杜文化、王母文化,包含了王母阁、少陵祠、古南池牌坊、晚凉亭、南池荷净牌坊、碑廊、九龙叠水、乔羽艺术馆、古南池桥、爱情博物馆等景观。其中,北部景区为历史文化景区,主要景点有王母阁、晚凉亭、杜甫茶舍、诗碑、牌坊、少陵祠等,通过建筑、小品、植物景观来追忆南池胜景。南部景区为生态旅游景区,有树木园区、花卉园区等,形成“群芳探幽”的迷人景色。
【历史背景】:
“南池”就是指“王母阁”,原名“古南池”。唐朝开元五年(717年),兖州府任城县令刘县令筹划在城南建造一座可供官家游览的旅游景观,或许也想让自己在任城主政期间有所作为吧。两年后,这处位于南门外的园林景区向世人展露了它的芳容:流觞曲水,杨柳依依,巍巍阁楼,艳艳荷花。因为位于南门之外,这处园林胜景姑且被取名南池,这应该就是济宁南池公园的来历吧。《济宁直隶州志》记载:“王母阁在南关外,周围皆水,一阜屹然中立……,取西望瑶池,东降王母之意,遂以名阁。”《济宁县志》记载:“古南池在城南三里许小南门外,小南门即故城也。地周二三里许,内有王母阁,阁西南水中有晚凉亭,夏日荷花盛开时,清香袭人,而白莲尤胜,每有游人宴宴于是。
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南巡,驻跸济宁,也到南池游览,康熙御笔题写“王母阁”,乾隆御笔题写了杜甫游南池的诗篇。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看来唐朝就有建“形象工程”的了啊!也许那时造景,为了把“文化人”吸引来;而今天造景,为了把资本吸引来。
【旅游趣事】:
从太白湖景区回来,在离“古南池”牌坊最近的一个公交站下了车。抬眼能看到高耸的王母阁,顺着路往那个方向走就是了。王母阁不卖票,但要领票,这倒称了我的意
---
我是收藏这些景点门票的。原本以为既然是“凭票入内”,阁内总该展出些“出手儿”的东西。结果进门一看,一层只有几尊女神仙的雕像,尤以嫦娥像的姿势最为出奇
---
坐在石头上,一条腿蜷着,另一条腿伸直。看到这架势,嘴里不由得脱口而出“这嫦娥的姿势够豪迈的啊!”一听我这话,旁边几个参观的也乐了。沿着楼梯上到顶层,这儿更简单,只有一座王母像,敢情下面那几位女神仙是给王母娘娘撑门面的。倒是靠窗而坐的一位工作人员,比下面那几位女神仙可“爽”多了
--- 举头望水,低头饮茶;外来清风,内伴神仙。
安徽芜湖 赭山广济寺及赭塔
(2019. 10. 22)
登山路亦为讲经路
传道途就是成佛途
旅程圣迹
【景点介绍】:
广济寺广济寺位于赭山南麓,是芜湖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重点寺庙和游览胜地。扩建重修后,现面积23000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殿典相接,层层高叠,建筑呈中、东、西三路分布格局,中路由南至北依次为照壁、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宋塔。东路有僧房、斋堂、藏经楼、药师殿、后山门。
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园的“九华行宫”(广济寺)后院,塔为砖石结构,五层六角,每层外墙均嵌有砖雕佛像,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9年)韩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大唐沿着长江而上,在芜湖弃船登岸,在赭山南麓搭茅卓锡,在此修持数年,后去九华山,开辟了九华山丛林道场。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敕颁九龙背纽金印一枚给广济寺,印重八斤八两,印文“地藏利成金印”因金乔曾在此修持,故赭山也称“小九华”广济寺为九华行宫。
赭塔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让更多的人接受本宗教的思想,并按照这些思想来行事,这或许是每门宗教诞生时的初心,佛家想必也不例外。随时随刻地宣扬佛法,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这就是佛该做的事情。能做到这点的人,称之为佛也不为过。
【旅游趣事】:
赭山不高,山路修建得也算不错,可岔路太多,又没有足够的路标,从戴安澜墓下来,就有点晕了。一打听才知道,所在地为小赭山,而广济寺在另一端的大赭山的另一侧。七拐八绕,总算到了大赭山的山巅。这回算清楚了
---
一条路是来路,另一条下山路应该就是能通广济寺的路了。果不其然,往下走了没多远,就到了广济寺的后门。又是一座卖票的寺庙,好在不用上上下下地看了。咱也别纠结于从前往后,还是从后往前了,少走一步是一步吧!还好,从广济寺前门出来,已经到了大路边上。
河北邯郸 黄粱梦
(1998. 12)
名利本正常,
为人当争强。
落榜一时事,
何待梦黄粱。
【景点介绍】:
黄粱梦是指黄粱梦吕仙祠,是河北省著名文物古迹,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景区位于邯郸市北十公里处的黄粱梦镇。黄粱梦吕仙祠是依据唐代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而建,明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始建于北宋初期,是华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千年古观。“黄粱美梦”成语故事和
“一枕黄粱”再现”均出于此。
【历史背景】:
唐代传奇《枕中记》的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邯郸记》,将吕翁改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卢生自叹贫困,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小米饭)还没熟哩!即黄粱梦(黄粱一梦)的由来也是来于此了。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开元盛世时的功名富贵尚且如黄粱一梦,那么于乱世又如何呢?
人对功名富贵的追求本无可厚非,正是这种追求,才有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倘若都看作黄粱一梦,恐怕人类至今还在山洞里住着呢!
这个景点也挺奇怪,建庙没准确时间,传说故事却有准确时间,咱就用这个时间吧!
【旅游趣事】:
山西运城 蒲州古城遗址
(2014. 05. 27)
倚山靠河形胜墙,
高筑坚城固家邦。
自古此地多征战,
从来强攻非良方。
【景点介绍】:
蒲州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境西南约17公里处黄河东岸,城砖剥揭几尽,但城坦土胎轮廓几乎完整保存,城内鼓楼及南、西、北门遗构清晰可见东门因时间久远,只剩下了半个城楼,还有一个岌岌可危的城门,其余的都是杂草,还没有修复,鼓楼只剩下基座,现在正在修复中。
【历史背景】:
蒲州故城遗址为唐至明朝的遗址。蒲州古城则是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所封中都的所在地,以后金、元、明、清各朝均有重修。唐代蒲州城(外城)周长约5700米,明代蒲州城(内城)周长约5400米。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在倚山靠河的地方建城,本来就易守难攻,可无论是从西往东打,还是从东往西攻,这地方不打还不行 ---
一旦过去,它就成了钉在背后的“钉子”。历史上几次在这儿发生的战争,采用的都是“侧背迂回”的战法,而正面强攻,好像没有成功的。即使到了二十世纪中叶,以工业化时代的武器争斗,正面进攻一方都没占到太大便宜。
【旅游趣事】:
在去往鹳雀楼和蒲津渡的路上,路过一个小环岛,环岛中间是一座四方形的土墩台,瞅着像长城的烽火台。就顺口问了司机一句,这是什么,答曰:“古城!”心里就暗暗记住了这个地方。等从蒲津渡往城里返的时候,特意让司机停了一下车,拍了几张照片。除了这一处,路上还有两处城墙遗址,而这个土墩台正好在那两处城墙之间,西城墙旁边还立着碑。看来,这座墩台应该是鼓楼的遗址,我这是“穿城而过”啊!到永济来,这些古城遗址是“计划外”,这是一档子很令人高兴的事情。
前一篇:八达岭
后一篇:华为智能汽车国家队,终于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