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32416846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吐故纳新4224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16,546
关注人气:
93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世外桃源和顺镇
(2023-08-01 10:08:15)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世外桃源和顺镇,低调小众美名扬。
和顺镇位于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现称和顺镇,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
坐落在民族文化大省云南中的古镇,和顺古镇其封闭、传统、安定的环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虽然和顺古镇都在开客栈搞建设,但是走进和顺古镇的一刹那,还是显得安静祥和,没有喧嚣。这里曾是
马帮
重镇、古"
西南丝绸之路
"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和顺是一座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的古镇,
距腾冲市区大约不到四公里的路程。
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
军屯
和
民屯
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
当年这批中原子弟到达后,竟然发现这里的气候十分舒适,比起中原大地四季分明的气象来说,腾冲竟如此适合居住,因而和顺古镇有了最初的名字——“阳温墩”,意思是不冷不热的地方,而“墩”则是指用土块垒起来的营盘。
这批中原子弟的到来,带来了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和建筑艺术,并修建了大批的居民住宅,腾冲地区最早的居民聚集地就这样开始形成。因为“阳温墩”前有条河,绕着村庄而过,后人又把此地改名为“河顺”。大约到了清代,为了村庄名字的雅化,又更名为“和顺”。直到二十世纪初,这个小山村才升格为镇,和顺镇,作为其名字,其实才短短的数十年。
也许因为远离内地,也许因为离着边境太近,从和顺去缅甸,才只有70公里。自清朝开始,和顺的百姓就有出境“走夷方”的习俗。有去缅甸做玉石生意的,有借道缅甸去南洋打工的,有跟着马帮远涉印度的。和顺古镇,也就成了古代“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一部分做生意挣了钱的和顺人,功成名就后便又返回家乡,在和顺大兴土木,盖起了大量既有中原徽派建筑风格,又有南洋西方文化特点的民居。如今的和顺,这样的民居还保留着一千多座,是个不折不扣的乡村古建筑博览馆。
和顺古镇自东向西依山而建,日出或日落的阳光,会均匀地涂抹在古镇高低错落的民宅墙上,一些低矮的民房则被参天的古树掩盖着,十分僻静。因为靠近火山,古镇里大部分的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采用的是火山石原料。有些初次到达和顺古镇的游客,会说中国的古镇千篇一律,大体相似。但和顺却是列外,就像古镇街道上的石板路,每一块都是火山石块。这些石块的表面,有着密密麻麻的细孔,那是经过火山熔岩高温侵蚀后留下的。用这种石料铺成的路面,从来都不会积水,只要有水落在石块的表面,很快就能沿着细孔渗透掉。
走进和顺,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山清水秀,垂柳拂案,绿影婆娑。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
-
-
民国元老
李根源
先生曾在诗中如此赞赏和顺。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堂而皇之腾冲市,火山温泉享誉世
后一篇:
超山青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