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学堂纪念亭)
清朝末年创办的新制学校大学,当时称为大学堂。
北洋大学堂是其中之一。其旧址现存有南楼、北楼、团城三座建筑和校门一处。南楼、北楼均为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建筑布局对称,体形简洁大方,红砖墙面。现南楼占地面积为2336平方米,北楼占地面积为2315平方米。
1895年10月2日,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奏请光绪皇帝批准,创建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同年10月2日,由光绪皇帝御批,由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的“北洋大学堂”(学堂初名“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成立。
原北洋大学保留的南北对称的两座德式教学楼,即南楼、北楼,是中国最早的教学楼。南、北楼分别建于1933年和1936年,属于早期北洋大学的建筑,均为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建筑布局对称,体型简洁大方,均使用德国进口建材,建筑外立面为红砖墙面。内部结构合理、非常实用,且保存完好。
南大楼最初是北洋大学的工程学院。天津沦陷后曾被日寇抢占作为兵营。抗战胜利后,这里才又重新成为北洋大学校舍。南楼门上有牌匾“北洋工学院”,建筑东侧设有应急出口和消防逃生梯,各层为狭长楼道。北楼现为河北工业大学第五教学楼,几乎全部保留原本面貌。门上有牌匾“北大楼”,字迹剥落,门口设有两根残缺的灯杆,入口处是高大六角形门厅,楼道向两侧延伸。
根据资料记载,团城为砖木结构平房,红瓦坡顶,青砖墙面。团城为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整体似一个中式四合院,而每间屋内却也有着西式风格的壁炉,这些壁炉如今仍保存完好。
1952年,北洋大学经院校调整后异地更名为天津大学。更名为天津大学,1995年改为河北工业大学。因为行政区划的改变等原因,属于河北省的河北工业大学(全省唯一的一所211大学)却坐落在天津,也算我国大学史上的奇葩。
如今的河北工业大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