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2022-06-22 15:38:58)
标签:

转载

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20136月,我独自携带折叠自行车乘坐火车来到山西自由行,首站就是省会太原市。

走入山西,是我在国内旅行大陆部分的最后第二个省份。太原作为省府,我第一站即到了这个久闻其名的魅力城市。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太原市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北接忻州,东连阳泉,西交吕梁,南界晋中。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晋中盆地,是太原经济圈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也是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老鼠街,不知何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此街会不会尽是老鼠?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被古人誉为“双塔凌霄”、“文笔双峰”的双塔是永祚寺内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双塔巍然高耸,直插云天,雄健地屹立在晋阳大地上。因其坐落于高山之上,因此,它多年来一直是太原城的标志。双塔从创建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寺中旧塔原名文峰塔,是1599(明万历二十七年)所建;新塔是9年后妙峰和尚所建,建成后与旧塔一起并称宣文塔。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太原市的空气似乎不怎么样,从火车下来,一直被似雾似霾的景象所笼罩。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迎泽大街的绿化太好了,宽宽的非机动车道,给我骑行带了方便。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大概是汾河吧,远处还是迷迷糊糊的看不清。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山西的“老大”企业,山西一路跑来,尽见运煤大车。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崇善禅寺,明代以前,只是一个不大的寺院,有说它是隋炀帝巡幸太原时的行宫,还有的说它是武则天少时出家的旧址,如今山门右额的“宗唐遗址”四字,很可能就是源于这些传说。据寺内木匾记载:晋恭王朱?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马氏,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四月,启奏明太祖,批准建立新寺,历时8载,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竣工,名为崇善禅寺。不幸的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一场大火,主要建筑均被焚毁,幸存下来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属建筑。清光绪七年(1881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崇善寺的废墟上建造了文庙。从此,崇善寺一分为二,文庙占了大部分地方,这就是现在的山西博物馆第一部分,而仅占原寺面积四十分之一的大悲殿,就成为古白马寺、明崇善禅寺的当然代表了。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羊杂割:是山西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 这种小吃物美价廉、营养丰富,颇受欢迎,尤为冬令美食。 山西所有的美食中,我也最爱于此,在太原吃了,感觉不错![转载]来到古称“晋阳”的太原【行走三晋】

有关资料来自网络                         拍摄于201368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