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B/T22853-2019判定批产品合格的问题

(2019-11-21 09:26:51)
标签:

叶永和

针织运动服

批产品

判定规则

合格

分类: 学术论文

摘要:批产品合格是根据随机抽取样品的检验来判定的,判定规则是否科学是决定了判定批产品质量的关键。GB/T22853-2019《针织运动服》产品标准设置的批产品判定规则缺乏科学依据,不仅不能正确地判定批产品质量,而且也无法把握批产品的质量水平,尤其是复检的规定更是降低了对批产品的质量要求,使不合格批产品更加容易被判定为合格。质量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对此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GB/T22853-2019《针织运动服》(以下简称《针织运动服》)产品标准经过修改,将于202011实施。修改后的《针织运动服》,虽然在一些技术指标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并更加适合实际情况,但是对判定规定的修改缺乏科学依据。它既没有考虑抽查特点,也不符合抽查控制理论不仅不能正确地判定批产品质量,而且也无法把握批产品的质量水平,其判定结果犹如刻舟求剑,尤其是复检的规定更是降低了对批产品的质量要求,使不合格批产品更加容易被判定为合格。

《针织运动服》判定规则

1.1 判定批产品的规定

外观质量批量判定“凡不符合品等率在5.0%及以内者,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符合品等率在5.0%以上者,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内在质量批量判定“有一项及以上不符合,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内在质量的洗后外观判定“有2件及以上合格,则评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并且还规定复检按上述判定的方法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作为最后复检的结果。

1.2 抽查方案的选定

外观质量检验的抽查方案(2012)(批产品量为1000,取2%为例)、内在质量检验的抽查方案(401)、内在质量的洗后外观的抽查方案(423)对批产品进行质量判定,如果任何一方对结果判定有异议,则分别用复查方案(2012)、(401)与(423)进行复查,以复查的结果来决定批产品的最终结果。

几个抽查名词的内涵

合格,根据国家管理标准1的定义,合格是满足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对单件产品来说,合格就是符合产品标准或事先规定的产品质量技术指标的要求;对批产品来说,合格就是符合在产品标准或事先规定的合格品率的要求,即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接收质量限AQL指标、或监督抽查中的声称质量水平DQL指标等。也就是说,样品合格与批产品合格的判定指标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一个是质量水平(一般用不合格品率表示)的要求,不能简单地把样品合格等同于批产品合格。

复检、复验与复查,根据国家监督抽查标准2的定义,复检是在原核查总体中再次抽取样本进行检验,决定核查总体是否合格;复验是对原样品进行重复性或再现性的测试;复查是复检与复验的统称。也就是说,对于抽样检验来说,复检与复验是两项完全不同的操作内容与方法,是不能混为一谈。然而,在《针织运动服》中7.2标题为“复检”,但其内容叙述恰采用“复验”两字,使人弄不清楚是用怎样的方法进行复查。但是,根据检测项目复查的过程与要求来判定,《针织运动服》是进行复检。因为,像色牢度、接缝强度、水洗尺寸变化率等项目是不能在原样上重复检测,只能是重新抽样检测。换言之,《针织运动服》是采用复检的方式对异议进行复查。

3 《针织运动服》的判定规则带来的问题

3.1 首次判定的结果

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用二项分布3可以计算出质量水平为p的批产品,当接收判定数为Ac时判定合格的概率Pa(p),如公式1所示

GB/T22853-2019判定批产品合格的问题

    式中,p为批产品的质量水平;n为随机抽取的样品量;d为样品量中不合格品数;Ac为接收判定数。通过公式1计算,可以得到批产品在不同质量水平下判定合格的概率Pa(p),如表1所示。

  三个抽查方案在不同质量水平下判定批产品合格的概率Pa(p)

抽查方案

0.65

1.0

1.5

2.5

4.0

6.5

10

20

30

50

外观质量:(2012

0.993

0.983

0.964

0.912

0.810

0.623

0.392

0.069

0.008

0.000

内在质量:(401

0.974

0.961

0.941

0.904

0.849

0.764

0.656

0.410

0.240

0.060

洗后外观:(423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999

0.996

0.973

0.916

0.688

从表1中发现,批产品的质量水平不管是多少,都有可能被判定为合格,只不过是其概率大小不同而已,即使批产品的质量水平下降到10(即不合格品率达到10%,如外观质量)与20(即不合格品率达到20%,如内在质量),抽检三次还有一次多判其合格;对于内在质量的洗后外观来说,批产品中有一半不合格,抽检三次有二次多判其合格。这样的抽样检验判定,与其说是在对批产品进行质量把关,倒不如说只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已,起不到控制批产品质量的目的。换言之,按照《针织运动服》的判定规则,当样品抽查合格时是无法确定批产品质量水平值,即不知道其批产品的合格率是多少,更谈不上已控制了批产品的质量,很可能还是严重不合格的批产品。

3.2  复检的结果

《针织运动服》规定当首检不合格时采用同样的抽查方案再复检一次。这样规定复检的方法会大大降低了质量水平的要求4,给不合格批产品通过检验创造了条件。

通过公式1计算,判定批产品不合格的概率是1Pa(p),按照《针织运动服》的判定规则,当首次检验不合格后再进行复检合格的,最终判定为合格。反之,只有两次抽查检验都不合格,才能判其为不合格。因此,实际上《针织运动服》判定批产品合格的概率Pa复检(p),如公式2所示。

Pa复检(p)=1-﹝1Pa(p)2               (2)

式中,p为批产品的质量水平;Pa(p)为首次判定合格的概率。按照公式2来计算批产品在不同质量水平p下首次抽查不合格后再次进行检验判定合格的概率Pa复检(p),如2所示。

    三个复查方案案在不同质量水平下判定批产品合格的概率Pa复检(p)

复查方案

0.65

1.0

1.5

2.5

4.0

6.5

10

20

30

50

2012)后复检

1.000

1.00

0.999

0.992

0.964

0.858

0.630

0.133

0.016

0.001

401)后复检

0.999

0.998

0.997

0.991

0.977

0.944

0.882

0.652

0.422

0.116

423)后复检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999

0.993

0.903

在表2对照表1后,发现《针织运动服》规定的各项考核判定指标,不管批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是多少,复查会大大增加判合格的概率。比如,对不合格品率高达20%的批产品,当首次抽查不合格后再用原方案复查:外观质量增加近7%判合格的可能(即合格概率从的0.069升到0.133);内在质量增加了24%判合格的可能(即合格概率从0.410升到0.652);内在质量的洗后外观增加了8%判合格的可能(即合格概率从0.916升到0.999)。也就是说《针织运动服》设置的复检规则,不仅没有起到提高控制产品质量水平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考核指标的要求。这一点应引起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结束语

抽样检验即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只有严格遵循其规范要求,才能发挥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产品标准中的判定规则是对批产品来说的,是判定批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与方法。而《针织运动服》规定批产品合格的方法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没有准确把握抽查控制理论,它把样品合格与否直接等同于批产品质量状况,无形中阻碍了针织运动服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产品标准要想对批产品进行控制,把握产品质量水平,除了一些必要规定要求外,必须要有一个考核的质量水平(如接收质量限AQL、不合格品率p或声称质量水平DQL)指标,由检验人员按照批产品数量从验收抽查标准5-6中检索到相应的抽查方案(nAcRe)对批产品进行检验判定,达到控制产品质量水平的目的,如有异议按照国家复查标准7进行处理。不能像《针织运动服》那样简单了事,更不能用原抽查方案来解决异议。大家一定要有一个共识——错误的抽查方案与规则,不仅起不到控制产品质量,而且会造成自欺欺人的结果。

参考文献

BG/T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与术语[S]

GB/T2828.4-200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4部分: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S]

王梓坤.概率论基础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2):48-52

叶永和.论《产品质量法》中“复检”的涵义与应用[J].中国标准化,20094):268-271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S]

GB/T6378.1-2008计量抽样检验程序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对单一质量特性和单个AQL的逐批检验的一次抽样方案[S]

BG/T16306-2016声称质量水平复检与复验的评定程序[S]

(刊登在《第32届(2019年)全国针织染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