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理解产品质量的合格、好、差

(2011-10-30 09:41:12)
标签:

产品质量

合格

好坏

杂谈

分类: 学术论文

摘要:有企业来信问在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以及监督检验中,经常看到用合格、好、差等词句来描述产品质量情况。但是,人们由于对合格与好、差的解理解单一,再加上受到一些习惯思维的约束,往往把合格与好的、不合格与差的等同起来,从而产生对产品质量好的被判为不合格的不理解与疑问。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产品质量合格与好、差的关系与识别,以及质量产品好的被判为不合格的因果,从此告诉人们如何正确理解与认识日常中看到各个部门与使用者所叙说产品质量合格与好、差的内涵与区别。

 

产品质量的控制与提高,既是政府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更是生产企业应负的责任,也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大事。但对质量情况经常用合格或不合格,好(或优)或差(或)等不同的词来描述,人们往往根据对这些理解这些词句的理解,来对产品质量进行判断,做出选择。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是以合格或不合格来公布某某产品的质量情况,很少看见以好或差来描述。而使用者往往以好或差来区别产品的质量情况,很少以合格或不合格进行比较。那么,产品质量合格或不合格与产品质量好或差是不是同一概念,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关联。

一、质量合格与质量好、差的定义与要求不同

合格是按照国家标准的定义,是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即满足规定的要求。换言之,产品凡是满足规定的要求都是合格,没有程度的区别。而好或差是以两个东西相互比较的结果,是有程度的区别。因此,产品合格或不合格与产品的好或差不是同一概念,不能完全等同使用。而现实中,由于质量好的产品检验结果往往被判为合格,而质量差的产品检验结果往往被判为不合格,久而久之,人们习惯地把好的与合格、差的与不合格等同起来,一旦出现不同的结果,人们就难以接受,认为这不是监督检验搞错了。这种“反常”现象往往是由以下几种情况产生的。

1、概念理解的差错

判定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是看该产品的质量指标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满足的为合格,不满足的为不合格。产品好与差是两件产品的质量指标相互比较的结果,指标高的就是好,指标低的就是差。换言之,两件产品都合格也有好与差之分,两件产品都不合格也有好与差之别。所以,不能简单地认定好的一定是合格,差的一定是不合格。比如,甲乙两双皮鞋,甲皮鞋耐折达到3.6万次,而乙皮鞋只有1万次,甲比乙耐折质量要好,但它们按照皮鞋标准都是不合格;又比如,甲皮鞋剥离强度为180Ncm,乙皮鞋剥离强度为90 Ncm,甲比乙剥离质量要好,但它们按照皮鞋标准都是合格。

2、产品标准的规定

质量合格或不合格与质量好或差的概念不一样,因此,也会出现质量相对好的被检验判为不合格,质量相对差的被检验判为合格的“怪事”。这并不是监督检验人员搞错了,而质量相对好的产品不一定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标识标志和外观上。比如,甲乙两双皮鞋,甲皮鞋各项性能质量指标比较好,产品说明全部采用外文,并以销售国的鞋号标注,乙皮鞋各项性能质量指标都符合我国产品标准,但比甲皮鞋相对差一点。在国内市场上销售时,被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抽样检验后,就会出现判甲皮鞋为不合格,判乙皮鞋为合格。因为,我国皮鞋产品标准规定,产品说明应是中文,并要采用中国鞋号标注。

3、产品自身的要求

产品质量合格或不合格除了与产品标准规定有关外,与生产企业自身的要求也有关系,如果生产企业把产品的等级定得很高而又没有达到,就会被判为不合格。例如某产品在该行业中被大家公认为产品质量最好,产品的各项指标都比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要好。但同样会出现该生产企业的产品被检验判为不合格,而其他生产企业的产品被检验判为合格的“怪现象”,这并不是监督检验人员搞错了,而是企业自身的标准高造成的。比如,甲乙生产企业同样生产衬衫,甲衬衫的洗涤后领子、胸围、衣长分别缩了1.2%1.7%2.2%,而乙衬衫洗涤后领子、胸围、衣长分别缩了2.0%2.5%3.0%。相比之下,甲的衬衫比乙的衬衫质量要好,但是甲衬衫标注声明为优等品,而乙衬衫标注声明为合格品。由于甲的衬衫达不到优等品要求,被判定为不合格;而乙的衬衫符合合格品要求,被判定为合格。

4、产品使用者的判别依据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合格的,使用者就认为好,不合格的,使用者就认为差。因为,使用者不仅考虑产品的质量指标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还要考虑价格的因素。换言之,使用者判定好差是对产品质量性能与价格的综合反应。往往会因产品使用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比如,产品标准规定某螺栓的长度为100±0.5mm为合格,而市场上价格分别为:100±0.1mm9千元一吨;100±0.5mm6千元一吨;100±2.0mm4千元一吨。使用者甲对螺栓的长度要求必须在100±0.1mm之间,使用者甲肯定认为只有9千元一吨的螺栓是合格或好的,其它都是不合格或差的。

二、正确解读与理解质量合格与好、差的关系

根据对产品质量描述的分析得知,质量合格与质量好或差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使用,我们必须把握各部门所说的质量合格与质量好差的内涵

1、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

由于其职能所致,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要承担产品的监督检验工作,并向社会公布检验结果,面对众多产品只能用一个标准——产品标准,对每个产品进行检验考核。产品质量是产品各项指标的综合反映,很难用好或差简单地进行比较与排队,同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很少开展只有两件产品的比较检验工作。所以,一般采用合格或不合格的形式,并公布检测数据,由大家自己去比较。

2、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而且要满足不同层次要求的消费者。因此,生产企业会把产品以某种质量特性进行分类、分档,使自己的生产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为了宣传推销的需要,往往采用形容词来修饰自己的产品,或用比较的手段来提高自己档次、贬低别人,但也不排除有少数生产企业是有意玩弄概念,故意混淆视听来忽悠大家。所以,生产企业除了说合格外,更多地喜欢采用形容词来渲染自己的产品。

3、使用者

使用者是知道产品质量合格与好或差的区别的,使用者所说的合格与否与好或差带有很强的实用性。使用者首先考虑的不是该产品合格与否,而是看该产品是不是适合自己的要求,其次是看该产品的价格是否承受,合格与否仅仅只是参考依据,或者是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同样一件产品由于使用者不同会得出好与差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三、结束语

   产品质量的合格与好差,除了把握其定义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分清这些描述是出自什么部门或哪些使用者,这是真正掌握合格与好或差之间关系的关键。因此,人们不仅要了解国家的产品质量政策,而且要知道具体产品的质量特性以及判定标准,尤其是看到用形容词来描述产品质量时应该要额外注意,千万不要简单地把好的与合格等同起来。一定要弄清楚不同部门、不同使用者所说的合格与好或差的差异,并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作出正确的判定。

 

(发表在《认证技术》2010年第1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