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成员高东姣的教学设计
(2022-04-27 22:01:34)
标签:
教学教育 |
分类: 结对共进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
1.学习理解“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雨来为什么是“小英雄?”文中三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看视频回顾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三、四部分,深入探究。
1.回顾各部分内容引出重点部分,课文的三、四部分内容。
2.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并且找出第四部分中雨来说的话。
3.学生自由读文并且做好批注。
4.分析学习并且指导朗读,雨来的三句话。
5.学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并且结合前面的内容,分析雨来的品质。(机智、勇敢、爱自己的祖国)
三.学习景物描写的作用。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师:这一自然段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描写,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埋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师:这一段的景物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
“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师:这一处的景物描写又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师小结:
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三、课堂总结
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
四、布置作业
(1)仿照环境描写,写自己放学路上的快乐心情
(2)读管桦的原著《小英雄雨来》
板书设计:
19.
机智
勇敢
爱祖国
教学反思: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是一篇很长的文章,教学时一定要长文短教,所以我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第二,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重点抓住雨来的语言描写,让学生深入课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他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学生的情绪一直被文章精彩的情节所牵引着,他们时而紧张,时而愤怒。不光读的好,体会的也也不错。讨论第二个问题则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这正是她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其次,抓住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提示学生从景物的描写,体会到这如花的家乡岂能让敌人践踏,这也是雨来坚定信念的原因。除此之外,这篇文章中其他几处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容小视。我也引导学生去读,在读中去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并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不管学生以后能不能在写作中适当的运用,我想就这节课而言,学生应该是有所收获的。
不过也有一些不足:比如网络不能同步,导致课堂时间上安排不够合理,预设的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完成。另外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最终是我自己概括出问题的答案。所以还得接受经验教训,课前对学生进行更好地了解,才能更好地预设问题,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