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2017-11-27 22:31:21)
标签:

教育

文化

校园

分类: 示范引领

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宿松县实验小学  黄金舟

 

案例一:湖南16岁学生弑师案。

一方面,学生学习压力很重,是当今学子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学生在压力逼迫下,心态不好,浮躁是必然。另外,学生受游戏的影响,打打杀杀以为是常态,没有正确引导,也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存在问题。还有,社会普遍存在只重成绩不重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状况亦亟待改善。

学生出现这种恶劣行为并非个案。

案例二:20110922 星期四 A01-今日导读 
“死了就不用写作业”
    
九江3小学生相约自杀

案例三:网传美国中央情报局《十二条诫令》颠覆中国: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

       毁灭民族从文化开始,

       毁灭文化从教育开始,

       毁灭教育从教师开始。

高分人才   高分高品质

心理学界的泰山北斗荣格有一句名言: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一、    核心素养产生的背景

进入21世纪,科技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职业全面性的要求、 参与社会和全球竞争的需要

人们意识到,知识教学要够用,但不能过度,因为知识教学过度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受阻

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

同时,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20169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本质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

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林崇德课题组)

就我国而言,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的聚焦强化版和升级转型版。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点更突出、焦点更集中的教育目标,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政府和学校的管理方式指明了方向。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人生大礼有十:   其中第一、怀子礼  又叫“胎教礼”。母亲怀子后,目不视恶色,耳不闻恶声,口不出恶言,身不行恶事,心不起恶念。洁居洁食,处美行美,常与亲子对话。可以参加当地礼馆举行的讲座,听音乐,读《论语》。

公元1872年年龄在9岁到15岁的中国少年共120名官费留学生,留学美国。10年后学生全部被召回。那些学生后来大多充任北洋水师官兵、民国北洋政府大员等职,其中后来最著名的两个,詹天佑和唐绍仪(分别是铁路工程师和民国总理)。

三、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建议

    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这是中小学教学不变的话题。如何落实,我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1)关注语用。

2)发展思维。

3)体验情感

4)品味文化。

 (5)关注人文

     总之,语文教学目标确立既要关注人文性,又要关注工具性和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国家作贡献,当然,一堂课设计教学目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可求“一课一得”。

2.认真解读文本教材

文本解读就是指教师通过阅读教材,进行细改,精确的分析,从而实现对教材意义准确,透切的理解和把握。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解读时,除读懂之外,要在读透、超越上有所建树。如语文课文,可以找寻语言特色,可以关注阅读方法,可以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还可以设计朗读教学,也可以关注课后训练等。如《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家乡的美景和乡民的淳朴,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词语“潺潺、粼粼、守望相助”,背诵优美的句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这是传统方法永不过时。午间反复观看,如果配上导学案和相关练习效果会更好。

在翻转中,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了,自信心、学习方法都会在进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核心素养怎么不在提升呢?

3、教学设计以生为本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所以与传统教学相比,不但要学习文化知识,还有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两方面。所以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参与安徽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验”,将传统灌输知识的课堂改变为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

大家知道,传统的语文课堂,以教师的大量烦琐讲授,机械灌输为主,虽然有质疑,小组合作,朗读品悟等五小节,但学生的学习还是多处被动接受状态,学生就像是不瓶子,不断地装下教师传授知识长期下去,能培养核心素养吗?

    在信息时代,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实施翻转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很好探究。

    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先学,教师再教——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下面列举两上课例:

《圆柱的认识》洪一元

《纪昌学射》邵双梅

学生先看微课,自学文本,课堂上教学环节与以往不一样:复习、探究问题、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环节。

    你们可能会问,没有电脑,怎么课前自学微课。现在班班通设备每个班都有,学生可以在午间自修时间看,学困生可以反复看。如果配上导学案和相关练习,效果更好。

    在翻转中,学生学生积极主动了,自信心、学习方法都会在进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核心素养怎么不在提升呢?

4.课堂中树立课程观

    语文课光靠教材的几篇课文,让学生要 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就是树立课程观。如六年级第五单元是《走近鲁迅》主题单元;教学中,可以布置学生同时阅读《故乡》感受中年闰土和写法方法,还可以提供更多鲁讯的作品让学生阅读,感受鲁讯的“横眉冷对千夫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

    国家对教材(语文、品德与社会、历史)实行统编,改变之前的“一纲多本”的现象。

     各位老师,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是艰难,不是一蹴而就。核心素养是我国当前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在教改的路上,我们只有不懈努力,才会在教改的路上不断成长。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同大家共勉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知识核心时代将真正走向核心素养的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一味灌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能力,课堂不再是一味传授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能力。

今天的交流就到此,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赐教!谢谢大家的倾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