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3岁亲子教育——《为什么要早教?》

(2013-05-02 11:15:20)

   http://s1/small/8a781852gdbb3f475cc80&690   http://s11/small/8a781852gdbb3f595252a&690
实幼幼儿园03岁亲子家教知识讲座稿  
 

   0-3岁亲子教育——《为什么要早教?》

 

                                               实验幼儿园    连玉容  

 

     从孩子有生命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学习了!

 

1早期教育的任务

(前瞻性很高,对于20年后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日本  中国 

2为什么要早教? 

越小的宝宝发展的速度越快,而每个宝宝的发展也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刚出生的宝宝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外界给予的东西。在3岁前,宝宝的脑部正飞速发育,在此时若能给予充分的刺激,将有助于宝宝的发展。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给予及时性的刺激,也就是提供适当的刺激以协助宝宝在该阶段发展;另外,还要训练宝宝学会一些必要性的能力,如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和他人相处的方式

由此可见,3岁前的教育都是在帮宝宝建构这些基础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要提升宝宝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像一般大众所认为的,早期教育不是要教出天才儿童,而是让他们具备学习的能力。

人的大脑结构图 

0-3岁亲子教育——《为什么要早教?》

 

 

 

 

 

 

 

 

3早教何时开始?

    过去谈早期教育多半是针对06岁的小孩,不过随着脑神经学的发达,许多科学家发现,宝宝出生时大脑并不是一片空白的,每个神经轴的突触都会在刺激中产生连结。大脑中的神经在受到刺激后,树突状的细胞会产生连结、延伸,若是没有适当的刺激,脑神经就会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这证明了宝宝需要获得更早期的脑部刺激,因此,近几年来,早期教育也将范围下降至03岁,主要着重于开发宝宝的多元感官能力。

婴幼儿发展的敏感期

儿童感知觉发展敏感期——0-3

秩序感——1-4

动作发展——0-6

语言发展敏感——0-8

社会规范发展的敏感期——2——6

文化发展敏感期——起始于3岁(知识学习)

探索事物有强烈的需求——5——9

最快的智力发展在8岁之前,能充分发挥适时适宜的教育

所以作为父母和教育者就要有一个概念:顺应与推进

顺应:顺应孩子的发展

推进:恰当的时候帮助孩子成长

一周婴儿的发展水平:

二三抬头笑认妈

四五翻身辨声佳

七趴八坐九扶起

十一开步十二走

渐渐不是奶娃娃

各阶段的重点

▲ 06个月:触觉 

  6个月前的宝宝还没有行动的能力,活动范围还是以床为主,宝宝也是用触觉在初步了解这个世界。另外,宝宝的视力发展在2个月大后开始有明显的进步,到了4个月后才能真正看清楚这个世界,不过由于还不会走,因此仍是以视线所及的范围以及能碰触到的范围为主。这个时期,照顾者一定要常常抱宝宝、和宝宝说话,让宝宝感受到被爱,有助其触觉的发展。此外,若常和宝宝说话,宝宝对人说话的声音也较敏感。 

常常抱宝宝,让宝宝感受到温暖、被爱的基础下,宝宝的情绪会较稳定,比较安定的宝宝会较有信任感,能够放心去探索、学习,因此,丰富的触觉刺激可以说是人格发展的基础。有鉴于此,建议为6个月内的宝宝进行婴儿按摩,只要宝宝躺着的时候,就可以揉一揉他的身体,或是用毛巾抱住他摇晃,让他感受“触觉”。

▲ 612个月:听觉和视觉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具备“坐挺”的能力,因此视线范围扩大,照顾者可以多抱着宝宝走动,带他认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在走动的过程中,扮演“播报员”的角色,随时给宝宝说看到了什么,并且通过说让他认识一些名词。不过这不是要宝宝真的记住这些东西,而是累积他的经验,等他到23岁的时候,他便可以很快将“桌子”这个名词和真实的物品联系起来。宝宝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并且和生活做连结,因此,教学活动中的图卡或字卡一定要和宝宝的生活有关,而且图必须是真实、单一的。

▲ 1224个月:大动作能力

1岁以后的宝宝已经有了行动能力,例如扶着东西走几步,甚至能够单独走路。在宝宝出现行动能力后,就要开始训练他的动作能力,让宝宝的大肢体获得更多的练习。 

宝宝的独立性会随着行动能力出现后开始发展,若是宝宝对自己的肢体能力不够有自信,他就会害怕,不会主动去探索、活动。因此,这个阶段,照顾者应该通过一些游戏训练他的大肢体能力,让他在安全的范围内练习走路的能力,一旦有了稳定的行动能力,宝宝便会对自己更有自信。宝宝从会移动自己的身体开始,便会开始主动去探索环境,接触他喜欢、有兴趣的东西。这个阶段的宝宝在多项发展上正处于重要的转折点,如从不会说到会说、不会走到会走、不会自己上厕所到会表达上厕所等,通过探索的过程,宝宝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大小肌肉的训练也能同时获得进展。

▲ 2436个月:细动作
生活自理能力

2岁之后,宝宝有了稳固的行动能力,也会开始寻找自己有兴趣的东西,这时候便要开始训练宝宝的小肌肉发展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其实现在很多宝宝的细动作能力发展的并不好,因为家长老是抢着帮他做一些事情,如绑鞋带、扣钮扣等,由家长来做当然比宝宝要来得快,但是宝宝此而少了练习的机会,也会变得依赖父母,凡事都要父母帮他做好,等到大一点,父母认为他该自己动手做时,宝宝却怎么也不愿意做或做不好了。 

    这个阶段的宝宝,有了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后,最喜欢凡事自己动手做,此时父母亲千万不要剥夺了宝宝学习的权利,除了制造机会及协助其完成外,更要适时的给予鼓励。宝宝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即使失败了,也是一种经验的累积与学习,当然,完成后的成就感,能让宝宝肯定自我能力与加强自我完成的动机。有了这些过程,将来忍受挫折的能力也会高一些。

一、福建省0——3岁早期教育指南

                       (试行)

0-3岁亲子教育——《为什么要早教?》

 

 

 

 

 

(一)、总则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人生开端,

为指导家长、抚养者和学前教育工作者科

学的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工作,提高

学前教育机构对0-3岁儿童教育工作水平

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为0-3岁儿童提供

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二)、发展水平、内容要求

(三)、组织与实施

1、明确施教的主体

2、环境创设是基础

3、生活护理是前提

4、科学教养是关键

(四)、教育评价

二、育儿营养新概念

健壮的体魄、聪明的智慧

影响智力的三大因素——

 遗传、营养和教育

)、合理的营养

1、孕期的营养

     孕早期    1-3个月时胚胎神经发育的关键,补充叶酸

     孕中期

2、母乳喂养

3、人工喂养

4、辅助食品的添加

   添加的原则             添加的顺序   

5、 喂养中应注意溢奶、吐奶

6、不宜喂养婴儿的食品

饮料方面:酒、咖啡、饮料、浓茶水等刺激性较强的饮料

食品方面:油炸食品、花生米、炒豆、水泡饭、太甜、太咸、  油腻或辛辣刺激性食物

 影响宝宝长高的食品:

油炸食品        膨化食品

腌制食品        罐头食品

各种糖果        甜饮料

睡眠不足(8点以后,10点前入睡)

能增强宝宝智力的7类食品:

1、能激发创造力的食品——生姜

2、能增强记忆力的食品——黄豆、 胡萝卜、菠菜

3、能提高敏感度的食品——核桃、栗子

4、能集中精力的食品——洋葱

5、能提高分析能力的食品——花生

6、能促进睡眠的食品——小米

7、能提高效率的食品——糖

8、喂养时应注意的事项:

造就愉快的进食气氛  

1良好的习惯   

2观察大便  

3适当的户外活动

讨论:

如何化解宝宝拒绝辅食的方法?

婴幼儿抚触:

   抚触能促进婴儿生理、智力和情商的发育,是社会的需求。

抚触的步骤:

脸部——胸部——手部——腹部——腿部——背部

(观看录像     教师    示范手指操   每一位教师带一个娃娃)

婴儿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

1、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3、佝偻病

4、腹泻

5、幼儿急诊    发热   啼哭

三、亲  子  课  

1hello时间

   Hello时间

  Hello

  点名游戏

   育儿咨询 ——如:治疗秋泄

2、亲子音乐

    抚触

   主动和被动操

3、探险时间

   自由活动

   指导活动

   合作活动

4、聪明时间     认知时间

    精细动作

5、彩虹伞时间

   铺伞-——伞泡-——小泡     ——-游戏-——收伞6、结束活动  再见歌

观看亲子课程录像     执教者:上海卢湾区  刘岩老师

关于早产儿的护理和早期干预

早产儿是新生儿中的特殊群体,

其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意味

着他们一出生就应该得到特有

的关爱和照顾。

什么是早产儿?

1、如何帮助早产儿渡过温度关?

2、如何帮助早产儿渡过喂养关?

3、如何帮助早产儿渡过呼吸关?

4、如何帮助早产儿渡过感染关?

5、早期干预——预防脑损伤

三岁定终生

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老师,

要改造孩子先改造父母。

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