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省编艺术领域节奏活动——《三只猴子》
(2012-12-25 09:47:14)
标签:
杂谈 |
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计划
时间:2012年12月27日
人数:12人
设计意图:
歌曲《三只猴子》是福建省新编教材大班上期艺术领域中的一次活动,这首歌曲诙谐幽默,旋律简单,歌词有趣,通俗易懂,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歌曲表现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三只猴子调皮可爱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自己,他们能从歌曲中找到自已生活中的影子,很容量引起情感共鸣。本次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顽皮的小猴子为音乐素材,让孩子们根据图谱有节奏地模仿小猴子跳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体会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和逐步学唱歌曲。同时教育孩子养成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
在我园胡瑜红老师执教《三只猴子》的过程中,音乐教研组在评课议课时发现了幼儿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把握不清晰,忽略了幼儿对跳八分音符这个节奏的掌握,幼儿之间的互相合作难度还可以增加,为此,我进行一课多研。
一、活动内容:节奏活动——《三只猴子》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跳”的形式表现歌曲不同的节奏,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2、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MP3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是唱谁的?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有几只猴子?
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后来怎么了?(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么啦?(妈妈急的大声叫)
2﹑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小朋友们知道小猴在床上干什么?为什么猴子的头上会摔了一个包呢?怎样跳头上才不会起包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有节奏地跳,头上就不会摔包。
(1)、播放音乐一遍, 幼儿站在原地,跟着节奏尝试跳。
(2)、 刚才,我们是按自己的节奏随意跳,教师出示小卡片ⅹ,出示节奏︳ⅹ ⅹ ⅹ ⅹ︳要求幼儿按照每一句跳四下的方法跳一跳。配班老师给出前奏,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约定前奏不动,音乐起才开始跳。
3、幼儿三人一组,扮演三只猴子,手拉手跳节奏︳ⅹ ⅹ ⅹ ⅹ︳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
3、(这个节奏我们全会跳了,现在更难了,我们换成这样)
4、 分组练习。幼儿三人一组,自己编一个节奏,跟着音乐(三段)跳。教师每组进行指导。
5、分组练习后,教师把幼儿练习的节奏类型都放到了黑板上,进行集体练习。此时要求其他幼儿和老师一起进行伴唱,也可以让幼儿选择音乐还是伴唱的形式。
6、增加难度,合作练习。
教师:“一句歌词有四拍,有三只猴子,每人跳一拍,还多出一拍怎么办?”老师让孩子们商量出怎么分配跳拍子,得出最后一拍大家一起跳,幼儿自己商量谁跳每一拍,幼儿集体三人一组跳节奏︳ⅹ
ⅹ
ⅹ
ⅹ︳教师主请三只跳得好的幼儿上前示范跳︳ⅹ
ⅹ
ⅹ
ⅹ︳教师再次挑选三名跳的最好的幼儿上前跳︳ⅹ
ⅹ
7、教师小结:小猴子要是向我们这样跳的话,头上一定不会摔包了,因为我们会按节奏跳,才会比小猴子跳的更安全,头上才不会摔包,我们一起唱一唱。幼儿听音乐,和音乐一起做动作唱。
三﹑听歌曲的第四段,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提问:孩子们,最后这三只猴子都到哪里去了呢?(医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第四段音乐)为什么小猴子都有去了医院了?(是头上摔包了)为什么会摔包了?(从床上摔下来)那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以后你别在床上跳了)对了,我相信小猴子听了你们的话,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蹦乱跳了,在床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床的游戏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去,也可以像我们今天这样有节奏的跳。当然还可以和小伙伴们边唱边跳,这样一定会比小猴跳的安全,安全了我们才会开心。因为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们了,要学会保护自己。好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去跳跳床上玩了,和大家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