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中考质量分析
(2011-09-02 12:25:49)
标签:
中考质量分析报告上海安脉教育 |
分类: 中考 |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应该说,2010年语文卷更加关注社会生活,试题注重从能力角度立意,考查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方法,这最明显体现在题目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增加。在现代文阅读中,两个语段中的考点设置,将知识、能力和理解三者有机结合进行考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或解决一些语文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大有益处。而且在两个语段内容的设置上,都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科技文的内容是关于环保,时代气息浓厚;文学作品的语段除了富有时代气息外,还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精神,“不知冷暖”是当今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真实写照,阅读并解答这个语段后的几个问题,对学生的人格和品德也是一种很好的熏陶。
2.考查内容与题型稳中有变
与往年相比,考查内容与题型稳中有变。全卷继续分为四大板块(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这四个板块是语文教学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较科学地体现了语文学科书面的能力框架结构。在分值的设置上,积累运用33分;现代文阅读31分;古诗文阅读26分,写作60分,和去年一样。
积累运用部分主要考查语音、汉字的书写、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古诗文默写、病句、读书与积累、综合性学习试题等。和去年相比,口语交际题改成了选择题,降低了难度。读书与积累部分设置的题目更能考查学生平时的阅读情况,专靠看名著简介和突击背几个人物情节是不能应付考试的,更强调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真正地把名著读好。
现代文阅读题目的设置将重心放在筛选信息、推敲词句、概括提炼、体验评价等能力考查方面,真正体现阅读的特质,避免了对某些文体术语(如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进行直接考查。
古诗文阅读题设置主要集中于字词理解、句子理解和内容理解,重在考查学生初步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试题难度不大,阅读障碍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3.注重价值导向,关注常态教学,关注学生的成长
试卷在选材上很注重价值导向。去年的试卷全卷洋溢着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多读书、读好书的价值导向,今年的试卷则处处体现出关注学生成长的主题,“积累与运用”的第1、2题,在两段短小的文字中跳动着鼓舞人心的激情,题目难度不大,让学生在一开始做题时既得到文字带来的美的享受,又树立做题的信心,顺利地进行下面的答题。现代文阅读语段《夏天,去拜访一只虫》直达人心。文言阅读的两则材料也是激励学生学习古人的美德和远大抱负,胸怀天下,爱书助人,朴实为人,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于作文,《把——甩在身后》,都能让他们沐浴在美好的情感中,完成一次心灵的成长之旅。
4.试题注重基础,有选择性,难度适宜
全卷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所选内容严格遵从《浙江省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有关要求。全卷共24题,题量适中,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正常发挥。试题80%以上由基础题组成,无偏题、怪题和模棱两可的难题,在命题原则上,力求让学生发挥出平时真实的水平。从考后调查分析看,其难度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全卷总体坡度比较平缓。这种命题策略,可以使“题海战术”等应试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降低“过度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为新课改向纵深方向推进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整卷在难度把握上有梯度,既有较容易的题目,如第1、2题,让学生开卷答题就树立信心;也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如第6题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面,有一定的难度。现代文阅读中的第二个语段,理解含义也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个考验。作文的命题也能区分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下,容易拉开档次,学生基本上都有话可写,作文功底一般的学生可以得到基准分,作文功底较好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在构思、语言、主题上出彩得高分。
二:2011年中考备考建议
通过对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结合本校此次中考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在2011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研究课程标准和各地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考试说明》源于《课程标准》。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逐步学习,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已基本趋于稳定,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都经由专家们精心设计。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平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的归纳整理。一方面使自己在考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只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语文知识网,才能更好地进行应考能力训练。
3.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积累与运用。积累,包括字词的积累、名篇名著的阅读积累、文化常识的积累等等;而运用,是积累的目的。备考中要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如字音辨认、别字辨析、名句默写等,学会化整为零。
4.树立大语文观,扩大阅读面,提高语文能力
要用好课本。要实现“用课本学”,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然后再把这些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和写作中。这样,语文成绩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5.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要注意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平时可多进行一些片断写作训练,也可根据中考作文在立意、内容、语言上的要求,可以进行一些单项性训练。如语言训练,可以对作文进行补充修饰语的修改,变换句式的修改,运用修辞方法的修改,使作文的语言更灵动。在抓好写作基本功的基础上,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善于挖掘、提炼生活的“动情点”,“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才能抒写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6.有效地使用练习,强化训练应试能力
(1)多做“精典”题目。选择那些典型的、知识含量大、能力训练强的题目,让“练习题”服从复习计划,这是有效使用练习题的关键。
(2)多做分类练习,少做综合练习。分类练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可以更好地配合复习计划,有助于把握知识链,实现“举一反三”。
(3)做题要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做题应有计划性,先易后难,切忌眼高手低。
(4)加强答题规范训练。不同的题型有相应的答题要求和答题思路,只有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才能在解题中得到高分。
了解更多请浏览:上海安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