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二化学试卷(理科)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2011-08-29 14:03:22)
标签:

化学

质量分析

报告

上海安脉

教育

分类: 化学

一、命题原则、要求和范围

1、命题原则

命题体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以知识和能力立意为主,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考核”的评价思想,遵循“立足基础、强调主干、注重应用、突出能力”的原则,坚持有利于加强基础、有利于指引学生进一步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全市高中化学教学状况,充分体现课改精神,为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教学质量检测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我市课改和教改的进程。

2、命题要求

依据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及2007年化学学科《黑龙江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试标准》的要求,着眼于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进行命题。在命题立意上要从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即以知识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试题设计上既重基础性、又适当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试题;在命题取材上,密切联系我国和世界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关注社会和科技的重点、焦点和热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试题结构上要简约、合理,试题数量要恰当,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做答时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原则上不出偏题怪题或人为编造的似是而非的试题;对试卷总体难度加以控制,高于会考而略低于高考,易中难比例为5:4:1。

3、考查范围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册即会考范围的全部内容。

二、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从二十多所学校的质量分析和教师反馈的情况看,对本次命题的评价突出表现在:

1、较好地实现了命题目标,即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考查的问题贴近教材的主干知识,从教材深度挖掘学习内容;有些题型较新颖,有较好的立意,有力于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

3、能紧紧围绕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和会考复习大纲内容,又不拘泥于大纲,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高考原则。

4、题量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适中,难易程度适宜,有较好的区分度,无偏题、怪题。

学生可以很轻易地入手,但要完整拿到满分却并不容易。平凡之中考查基础,常规之中显现能力。

5、试题能较好的体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试卷特点

1、试卷结构:

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选择题包括17题,每题3分,共51分,非选择题包括6题,共49分。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卷内容

3、试题分析

第Ⅰ卷围绕化学主干内容和重点知识命题,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的水解、物质的量、有机化学等重点知识在试卷中占的分值较高,同时也兼顾其它知识点。试题的素材许多是书本上没有的新情境,着眼点是考查学生的能力。以试题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Ⅱ卷包括6道题,共计49分。其中第18题(10分),填空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19题(4分),20题(12分),实验题,考查学生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1题(9分)、22题(6分),有机题,21题侧重有机推断,22题侧重有机常规计算 ;23 题,图像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4、试题特点

取材多为新的问题情境,涉及的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使高中化学相关各部分内容相互综合渗透,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和深度。

(1)、注重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基础”。

(2)、重视对化学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突出“能力”。

(3)、试题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4)、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结合二十多所学校的反馈信息,分析如下:

1、学生得分情况

Ⅰ卷得分率较低的题是:3、7、8、10、12、15、16题;II卷得分率低的21、23题。

2、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及典型特例:

(1)基础知识不牢或知识储备有缺漏。

例如第3题,对合成材料概念不清而失分;第8题,对等效平衡的知识掌握不牢而失分。

(2)审题不仔细,分析不透彻,书面表达不规范。

例如第7题,考查学生对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点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答案是C,但学生因未能认真理解并掌握有关物质的电子转移情况、重水的质子数等知识而误选A等;第20题,实验题,考查关于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的几个问题,学生因审题不仔细或书写不规范而丢分。

(3)运用相关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例如第16题,该题考查学生对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的强弱、溶液的酸碱性、几种守恒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能力,比较综合,而且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本题设置了一个陷阱,该物质第一步是完全电离,第二步才是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很多同学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解题中顾此失彼,掉进陷阱。

(4)获取信息及知识迁移能力差。

例如21题,有机推断,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及灵活应用能力,是对学生分析、判断、推理、书面表达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考查。学生在平时复习中只忙于作题,不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对题给信息的识别和检索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差,对一些明显的提示(该题的突破口)视而不见,再加上心理素质不佳而乱了阵脚,以至于9分的题仅拿到一半或更少。

(5)实验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例如第19、20题,学生对一些必须掌握的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法、实验程序理解、掌握不够扎实、清晰而错答。

(6)综合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

例如第23题,图像计算题,虽然题目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能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还是可以解决一部分甚至全部问题的。但学生给自己一种“不会做”的心理暗示,没有勇气和信心去审题、解题,草草收笔。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抓基础、构建学科知识网,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2、抓能力,在“运用”上下功夫

3、抓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抓实验,重知识迁移和实验设计

5、抓实际,培养学科综合能力

6、抓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7、抓训练、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8、抓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1、认真制定试题的《双向细目表》,以保证试卷知识体系完整、能力层次合理、内容分布适当、难度适宜,克服命题的主观随意性。

2、试卷难度适中,保证大多数努力学习的学生达到及格,以极大调动广大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要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效度。

3、试题不超纲,立足基础,强调主干,尊重教材,坚决杜绝出偏、难、怪、错题。

4、贴近学生实际,关注焦点、热点,注重理论语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了解更多请浏览:上海安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 

                  学校综合管理平台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城域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