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直初中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1-08-29 13:28:13)
标签:

化学

质量分析

报告

上海安脉

教育

分类: 化学

一、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理科综合为物理、化学两科同堂合卷,分科命题。全卷共8页,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整卷分Ⅰ卷、Ⅱ卷,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

化学试题有4道大题共13小题,卷面分值4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有8小题(1—8题),占16分;填空与简答题有3小题(17—19题),占14分;实验与探究题1个小题(20题),占6分;计算与分析题1个小题(21题),占4分。预设难度为0.7左右,其试题易、中、难题的比例为7∶2∶1。

二、试题特点

本次考试化学试题涉及初三化学第一至九单元的内容,较全面地考查了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突出,取舍合理。其主要特点有:

1.强化基础要求,难易适度

试题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全卷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和素质立意,考试内容覆盖已学重点概念和原理、重要物质、重要化学用语、基本实验和计算技能,并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的科学态度、观点、情感、方法、能力等目标渗透在试题的背景和内涵之中,考查学生持续学习和发展应具有的基本化学学科素质。试题层次和梯度比较合理,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比较好的实现了对初三学生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检测。

2.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试题注重了将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联系。如:第1题的“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主题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2题的厨房中的糖、醋、盐、油,第8题的化学与能源、安全常识、生活常识、节约意识,第17题的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第19题(2)中的意外失火逃生方法等。对这些问题的考查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价值和学科特点,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实际应用中感悟学习化学的价值。

3.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实验探究

实验是化学的学科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试题突出了实验题的重要作用,例如第6、17、19、20、21题,除了加强对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考查外,还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应用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的探究,这一命题思想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考试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三、考试情况统计与分析

1.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市直6所初中学校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平均成绩统计

参考人数

及格率

(≥24分)

高分率

(≥32分)

优分率

(≥36分)

低分率

(≤12)

平均分

试卷难度

2875

68.8%

37.0%

18.1%

4.8%

27.2

0.68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一是考试难度较为适中,各项指标的分布比较合理,考试结果与预设目标吻合得较好。二是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对考生知识形成性目标的区分有比较好的效度。

从上面数据和分析得出,本次考试基本上达到摸清底细,发现问题,既能让学生有继续学好化学的信心,也能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一些较突出的问题,达到了考试的目的要求。

2.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中第1、2题是最基础的问题,很少有学生失分,第3、4、5、6题的失分率约占10%,第7、8题失分最严重,约占60%,第7题主要是对催化剂、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规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饱和溶液等有关概念理解不透,第8题主要是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把握不准。

填空与简答题中第17题失分多在第(2)空,主要是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准确;第18题失分多在第(2)、(4)空,主要是学生不知道元素与质子数的关系;第19题失分多在第一空,失分原因是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

实验与探究题中第20题失分多在第(2)、(3)空,失分原因是学生不会比较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同时不会用语言叙述装置改进的方法。

计算与分析题中第21题失分原因主要是学生粗心大意和解题不规范,有的书写的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有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时,将“O2的相对分子质量当作16”,有的解题无设、无答等。

综上所述,考生在答题中表现的突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如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不透彻,化学用语不规范,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记不清,实验和计算技能比较欠缺。

(2)思维不够全面、灵活,不能较好地提取和运用信息。

(3)书面表达能力较差,表述不准或不够清楚。

(4)审题不够仔细,书写马虎随意,计算题解题过程不规范,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点:

1.反思教学,总结提高

各个学校、各个班级要针对这次期末考试本学科反映出的问题,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避免花架子。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方面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

4.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审题不严,书写马虎、零乱,反应条件或产物丢失等,使一些不该丢分的地方成为丢分点,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二是以身作责,严谨从教,发挥榜样的作用,时时处处影响学生,不能嘴上要求的和自己行动上不一致,成为不好样板。三是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严谨务实的学风。

 

了解更多请浏览:上海安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 

                  学校综合管理平台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城域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