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2011-08-29 09:20:34)
标签:
物理质量分析报告上海安脉教育 |
分类: 物理 |
一、试卷分析
2009年的高三“一模”(物理部分)试卷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能力,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的命题指导思想,较好地处理了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考查的关系。试卷命题中在光学、原子与原子核、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内容中一般以选择题的题型出现,热学及分子物理学在选修模块自选综合中出现,这样即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强化了能力的考查,对倡导中学教学重视能力培养是一个很好的“抓手”。今年高三物理“一模”检测试卷满分120分,12小题。给老师的总体感觉是试卷的难度、试卷的题量、试卷的结构、题目的类型、分值的分布与《考试说明》基本保持一致,选择题比较基础、灵活,分单项选择4小题,不定项选择4小题;实验题1为常规题,实验题2为电学设计题;计算题1为运动和力的简单计算,计算题2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计算题3为曲线运动和能量的综合计算题。给学生的感觉是题目似曾相识,不少题目是学生曾经考过的较为常见的优秀“陈”题,题目的背景、模型和物理过程学生较为熟悉,因而考试过程比较顺利。从命题的指导思想看,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从试卷的方法技能来看,突出了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学科特点;从测试的相关知识看,集中于主干物理知识。总之,试卷符合《考试说明》、《物理课程标准》和《物理学科指导意见》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是一份质量很高的物理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一) 试卷结构分析和内容分布
(表一)
题号 |
题分 |
难度 |
考查的物理知识点 |
能力要求 |
||||
识记理解能力 |
推理能力 |
分析综合能力 |
应用数学能力 |
实验能力 |
||||
14 |
6 |
易 |
原子物理中的聚变方程 |
※ |
|
|
|
|
15 |
6 |
易 |
振动和波的图象 |
※ |
※ |
|
|
|
16 |
6 |
易 |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
※ |
※ |
|
|
※ |
17 |
6 |
较难 |
电磁感应 |
※ |
※ |
※ |
※ |
|
18 |
6 |
易 |
光 |
※ |
|
|
|
|
19 |
6 |
易 |
万有引力 |
※ |
|
※ |
※ |
|
20 |
6 |
较难 |
电场和电势 |
※ |
※ |
※ |
※ |
|
21 |
6 |
难 |
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 |
※ |
※ |
※ |
※ |
|
22 |
18 |
较难 |
纸带的处理、电路的设计 |
※ |
|
※ |
※ |
※ |
23 |
14 |
易 |
滑动摩擦力、匀加速运动 |
※ |
※ |
※ |
※ |
|
24 |
18 |
较难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
※ |
※ |
※ |
※ |
|
25 |
22 |
难 |
曲线运动、机械能守恒的综合 |
※ |
※ |
※ |
※ |
|
题号 |
题分 |
抽样平均分 |
难度值 |
备注 |
14 |
6 |
4.69 |
0.782 |
|
15 |
6 |
5.01 |
0.835 |
|
16 |
6 |
4.69 |
0.782 |
|
17 |
6 |
1.76 |
0.293 |
|
18 |
6 |
3.68 |
0.613 |
|
19 |
6 |
3.05 |
0.508 |
|
20 |
6 |
3.23 |
0.538 |
|
21 |
6 |
1.44 |
0.241 |
|
22 |
18 |
6.02 |
0.335 |
|
23 |
14 |
7.32 |
0.523 |
|
24 |
18 |
3.86 |
0.215 |
|
25 |
22 |
2.11 |
0.096 |
|
(表七)抽样的难度值分布图
题号 |
题分 |
抽样平均分 |
难度值 |
学生答题情况 |
14 |
6 |
4.69 |
0.782 |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未复习到原子物理 |
15 |
6 |
5.01 |
0.835 |
学生答题情况好 |
16 |
6 |
4.69 |
0.782 |
学生答题情况教好 |
17 |
6 |
1.76 |
0.293 |
学生错选C, |
18 |
6 |
3.68 |
0.613 |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漏选B |
19 |
6 |
3.05 |
0.508 |
答题情况较好, |
20 |
6 |
3.23 |
0.538 |
答题情况较好 |
21 |
6 |
1.44 |
0.241 |
错选D |
22 |
18 |
6.02 |
0.335 |
实验设计错误 |
23 |
14 |
7.32 |
0.523 |
能用“动能定理”进行解决较好 |
24 |
18 |
3.86 |
0.215 |
没有时间完成 |
25 |
22 |
2.11 |
0.096 |
没有时间完成 |
了解更多请浏览:上海安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