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万全综合高中数学组
万全综合高中数学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60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

(2014-02-27 11:58:16)
分类: 计划总结

万全综合高中2013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组工作计划

学科组:高一数学备课组           执行人:游嫣嫣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二.工作目标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组成为一个优秀集体。

2、规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单周二上午第三节),分工协作,加强研讨,统一助学案,统一教学进度,每周一练,又要根据本班的学情进行复备。

3、积极参与备课组的教学资源的建设,丰富博客内容,鼓励每位教师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或教训,及时总结。

三.学情分析:

1-2班属普高班, 3-8班属综合重点班,学习情况在整个年段较好,大部分学生基础相比较较扎实,上个学期,学生自觉性较好,自我控制力强,但部分学生上进心仍然不太强,缺少紧迫感,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能力有待加强,并且课堂内容除了基础,也要注重能力培养,适当增加难度,向高考看齐。11-17班属综合普通班,学习情况一般,课堂主体性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9班园艺班,10班计算机班,学习情况一般,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纪行为。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各班数学计算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基本能脱离计算器,但很多学生偏科严重,上课走神,说话,睡觉,作业不按时按质完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上课照顾到全部学生。同时普通班和3+2班,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四.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教法,把握好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2.积极进行集体备课,为了能够将集体备课落实到实处,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时间,统一地点。

3..抓好每次备课组活动。遵守会议制度,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确定专题发言人,能提前准备好教案,活动能充分讨论,取长补短,做好记录。

4.本组教师年轻化程度高,因此要加大新课标的学习力度,通过备课组学习,集体讨论,个人学习为主,要求每人在学期末能撰写一篇论文或案例,使每位教师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迈进。

5.落实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师徒结对,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6.抓好初中与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的衔接教学,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牢固打好数学基础。

7.课堂教学要多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双基的教学。

8.教学中要注重:

(1)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应用;

(3)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应用: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9.贯彻落实教学常规,作业全批全改,在作业上写好激励性的评语。

10.精讲精练,落实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并做好试卷补偿练习,单元卷由备课组成员轮流负责,做到侧重知识点的覆盖,难度控制(不可太难);

11.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及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跟踪工作,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认真做好因材施教,积极探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12.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习,教学时应注意 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3.尽快了解学生的数学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培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4.做好教情学情的调查,及时调整教与学,制定好研究性课题,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全组老师将会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落实好学校和各部门的任务,并能够按照自身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附表1:(学科组活动安排)·

高一数学组集体备课安排表

日 

主备人

内 容

主评人

1

2.10-2.16

 

 

 

2

2.17-2.23

游嫣嫣

教学计划和本学期工作安排

 

3

2.24-3.2

郭发旦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4

3.3-3.9

 

 

 

5

3.10-3.16

杨忠楷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6

3.17-3.23

 

 

 

7

3.24-3.30

叶国平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8

3.31-4.6

 

 

 

9

4.7-4.13

刘巍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10

4.14-4.20

 

 

 

11

4.21-4.27

方系子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2

4.28-5.4

 

 

 

13

5.5-5.11

周黎明

等差数列

 

14

5.12-5.18

 

 

 

15

5.19-5.25

肖贤祯

 

16

5.26-6.1

 

 

 

17

6.2-6.8

周爱美

必修5第二章复习课

 

18

6.9-6.15

 

 

 

19

6.23-6.29

陈熙力

复习课

 

20

6.30-7.6

 

 

 

 

 

 

 

 

 

 

 

 

 

 

附表2:(教学进度表)

万全综合高中高一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内            

课时

1

2.10-2.16

2.1.1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

1

2

2.17-2.23

2.1.2向量的几何表示,2.1.3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4

3

2.24-3.2

2.2.2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6

4

3.3-3.9

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4

5

3.10-3.16

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6

6

3.17-3.23

月考复习,第一次月考

1

7

3.24-3.30

2.4.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6

8

3.31-4.6

2.5.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4月5日—7日,清明节放假

4

9

4.7-4.13

本章小结,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5

10

4.14-4.20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4

11

4.21-4.27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本章小结

6

12

4.28-5.4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5月1日—5月3日,劳动节放假

1

13

5.5-5.11

必修5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

6

14

5.12-5.18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

4

15

5.19-5.25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6

16

5.26-6.1

2.4等比数列,5月31日—6月2日,端午节放假

4

17

6.2-6.8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3

18

6.9-6.15

中职会考复习

5

20

6.23-6.29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4

21

6.30-7.6

学期结束工作,7月7日暑假开始

 

 

 

 

 

高一年级3+2大专班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教时

备注

1

2.10-2.16

第六章:数列  6.1   数列的概念

1

 

2

2.17-2.23

 6.2   等差数列

6

 

3

2.24-3.2

6.3   等比数列  6.4 数列的应用

5

 

4

3.3-3.9

5.5   诱导公式

5

 

5

3.10-3.16

5.6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6

 

6

3.17-3.23

小结、测试、复习  第一次月考

2

 

7

3.24-3.30

 讲评试卷  第七章 平面向量

5

 

8

3.31-4.6

7.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5

 

9

4.7-4.13

7.2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6

 

10

4.14-4.20

7.3 平面向量的内积

5

 

11

4.21-4.27

小结、复习、测试

7

 

12

4.28-5.4

期中考试

2

 

13

5.5-5.11

第八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8.1  两点间的距离、线段中点的坐标

7

 

14

5.12-5.18

8.2  直线的方程

5

 

15

5.19-5.25

8.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7

 

16

5.26-6.01

8.4 圆

5

 

17

6.2-6.8

高考  8.4 圆的应用

5

 

18

6.9-6.15

第八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复习、测试

6

 

19

6.16-6.22

小结、复习、测试

5

 

20

6.23-6.29

期末考试

 

 

21

6.30-7.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