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公开课教案
(2019-11-26 10:53:50)分类: 教案、课件 |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结合海子生平及他的背景时代走进作者,通过关键词、关键句理解作者所描述的幸福观
(2)、熟读、背诵本首诗歌
2、过程和方法:
(1)、掌握诗歌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习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2)、通过诵读法、讨论法、指导法等形式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悲凉,思考诗人的精神追求
(2)、正确看待诗人的生命选择,学会尊重和爱惜自己的生命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诗歌的方法,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教材分析:这首诗的特点是语言清新明朗,意象单纯明净,诗情温暖美好,是诗人真诚良知的体现,诗的背后却藏着一颗高贵痛苦的心。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细细体味诗人的情感便可感受作者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播放歌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听完刚才播放的歌曲,不知大家有没有一种亲切感,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歌:海子的佳作《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二、朗诵诗歌
1、学生朗读(自主推荐)
2、名家诵读(听录音朗读)
3、集体朗读
三、走进作者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1977年年仅15岁时便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至中国政法大学,开始时在校刊工作,后转至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选择作诗人就选择了孤独和苦难。“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海子死前的两个月。在诗中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从中可见他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对生命的世俗或崇高的激动和关怀。全诗笼罩着浪漫、梦幻的色彩。
四、整体感知
通过让学生朗读,学生评价,明白这首诗歌在欢快中蕴含着淡淡的忧伤。
五、鉴赏品味
1、“幸福”这个词在诗歌中出现了四次,每一次含义相同吗?那么在海子的眼中什么是幸福呢?
诗人真诚的祈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获得幸福,展示了诗人的博大爱心和真诚良知。
3、“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句中为何加上“尘世”?
面临着生命中两难的境地: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则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海子最终选择了后者。憧憬,说明自己痛苦之根源在于追求不为人理解的诗歌理想而弃绝尘世幸福。
4、“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只愿”又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只存在于诗人一时间的想象中。他把祝福更多地留给了世人,而诗人自己却没有或不愿找到尘世的幸福生活。
5、思考题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含意。既然面朝大海又怎能见得花开呢?
前者实指,后者虚指,大海的广袤无垠和作者内心的闭塞,不为人理解接受相对比。现实无法提供精神慰藉时,人们总是渴望生活在远方。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平凡的生活
“从明天起?”
海子的幸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