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林》中的轻逸与延迟(吴洗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小说脉络,体会小说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2、分析人物形象。
3、掌握小说创作中“延迟法”的运用及特点。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和发扬反法西斯战争中人们的乐观和善良。
教学重点
分析和掌握作者“化重为轻”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延迟法”的定义以及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一、导入课文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亲历过战争,但我们从新闻报道、电影电视以及文学作品里或多或少感受过战争。我们学过的《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桥边的老人》,《在桥边》,这些作品,让你对战争有怎样的感受?(沉重、愤怒、悲伤、无奈„„)那么,在读了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轻松、搞笑、诧异„„)
二、通过阅读过文章,我们能够确认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的确是关于战争的,让我们再次确认下,比如.......
明确:“在那扫荡的日子里
三、如此沉重的主题,可是我们大家都读出了轻松幽默,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学的手段使之轻松化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找到一些支点,我们先来看看文章中的人物/动物形象。
1、我们一般都是怎样看待英雄的?
明确:以崇敬的目光仰视英雄:横槊赋诗的曹操、刺秦未遂的荆轲、自刎乌江的项羽都以凛然之姿立于历史长河之中。
《牲畜林》里有英雄吗?(朱阿)请在文中找出有关他的描写。(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
朱阿和传统的英雄形象有什么区别?
明确:这显然是一个马戏团小丑,高大的英雄形象被彻底解构了,甚至我们可以说,这根本不是一个英雄!
2、小说里还有另一个关键人物——“农民模样的德国兵”。将文中比较集中描写这一形象的语句找出来。
生..............
德国军服带有浓重的欧洲古典风格,加上德国人高大的身材,该是很威武的。然而,卡尔维诺却颠覆了这一形象。
3、英雄和敌人都成了小丑,树林成了集市——拍着翅膀的成群的鸭子、不给让路的山羊、性情温顺而固执的“花大姐”、漂亮的粉红色小猪、又老又瘦的母鸡……,战争的严肃与残酷全都消解在嬉笑之中。
我们说,战争是沉重与残酷的,那么,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
简介作者:
出生于古巴,在意大利长大,十几岁就拿起笔开始写寓言、诗歌和戏剧。舞台
和电影院是他最初的家园。有一天,他给朋友斯卡法里的信中说:“我转而写小了。从那天开始,他一发不可收地写下了《蜂巢小径》、《树上的男爵》、《困难的爱》《阿当,一个下午》、《马科尔瓦多》、《寒冬夜行人》、《隐形的城市》、《帕洛马先生》《守门人和其他》等,成为意大利当代最富特色的作家,其每一部作品都呈现同面貌,尤其是幻想小说和神话寓言,想象力极丰富,令人惊讶。1988年英国伯列德文学奖得主罗什第说:“当意大利爆炸,当英国焚烧,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的作家在身边。”这是对卡尔维诺至高无上的赞誉。
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每一部都达到极高的水准,表现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他于一九八五年猝然逝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创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60年代法国兴起解构主义浪潮,要求打破陈旧滞后的秩序,包括社会道德秩序、婚姻序、伦理道德规范、思维习惯以及集体无意识,从而建立新的更为合理的秩序。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写道:
是对生活沉重的解构,是对战争的净化。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比纯粹表现战争的沉重与残酷显得更有力量。
4、除了通过文学形象“减少沉重”之外,作者还运用语言化解战争的沉重。轻松幽默的语言也减少了生活中战争的残酷。
请大家找一找相关语句,语段。
生1:热闹的牲畜林场面的描写
生2:德国兵爬树抓火鸡
生3:朱阿最后开枪打德国兵的描写。
朱阿是个劣等射手,可是鸡比德国兵小多了,鸡都打到了,为什么一枪都没
有打中德国兵?
颗也没有打到德国兵身上,而是全部交给了那只衰老的母鸡。这里的描写极富戏
剧性,将德国兵的愚蠢丑态表现无遗。
三、轻逸与结构
1、鬼子抢走了朱阿在世上唯一的财产,朱阿想抢回来。但是每次当朱阿举枪射击时,就会被阻止,朱阿一共举了几次枪?
2、前面人的乞求,朱阿都同意了,吉鲁米娜十分穷苦,一旦失去老母鸡,生活将更加悲惨,那么朱阿为什么鼓足勇气开枪了呢?
作者似乎有意避免把一个太鲜活的生命交付到死亡的命运中去,从而安排了一只人们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因为这次射击时朱阿是躲在他自己临时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不仅是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
3、第六次朱阿终于开了枪,可是鸡比德国兵小多了,鸡都打到了,为什么一枪都没有打中德国兵?你觉得这个结局是否合理?
合理。朱阿的射击本领,前文有充分的渲染:他“从来瞄不准”,“他会把铁砂粒打到同伴的屁股上”。牲畜主人不断给他施加压力,使他猎 枪晃动得更加厉害,这样的枪法和心态,决定了他不可能射中目标。
4、朱阿一共六次举枪射击,其中五次因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这样的设计在情节上称之为什么?在结构上又称之为什么?
明确:在情节上称为“摇摆”,在结构上称为“延迟”。
5、多次的“延迟”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可我们在阅读这些重复的情节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重复之感?
明确:1、笔法的多变;2、详略得当;3、细节的生动。
6.
参考:对情节本身的影响: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使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有致,展示事件的难度
对人物形象的作用:表现人物心理,表现形象特点,使多个形象得以展示
充分展示人物所处环境特点
彰显文章主题。
7,(如有时间,还可以深入探究)你认为小说还有别的主题吗?
四.课堂练笔(如果时间不够,可布置为作业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