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拿来主义》评课稿   吴洗灵

(2012-06-28 08:29:39)
标签:

杂谈

几个亮点
一. 对教材的把握和驾驭是准确的,有针对性。
1.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杂文往往背景复杂,是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论述的方式和逻辑层次较有深度。所以选择《拿来主义》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这至少说明教师的自信、勇气和年轻人的无畏。这是可喜的,也是可贵的。
2.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略”不等于没有,对文章写作背景的简要介绍就言简意赅,语言清晰明确。对“送去主义”这一卖国行径重要学习和详细的阐述则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从简案和课堂板书设计及提问设计看,这堂课层层深入,条理清晰,井然有序。这不仅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层次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对作文写作训练的逻辑思维训练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二.教法也具有一定的定位性,形式多样,副于变化,故效果良好。
有限时间讨论、学生补充发言、看书思考、当堂提问点拨等等,虽然没有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这一主题。需要强调的是,胡丽芳老师将学生作为主体这一根本原则从头至尾贯穿始终。真正做到了学生的全程参与、全身投入。
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前后参与讨论的学生有11人之多。虽然学生的回答水平各异,参差不齐,但都言之有物,有根有据。这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确实难能可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胡丽芳老师这一节课的成功。同时证明了这是她一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日常化的一个成果。
二.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1.从头至尾,板书清晰准确,语言严谨而不失轻松诙谐,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干练简洁。
2.语言表述是一大亮点,没有冗长的口头语和习惯性用语,干脆利索,有张有弛。
几点期望
一.突破传统,自主创新。
二.信息量可以再大些,知识可以再丰富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