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秘英汉语言的十大差异1

(2019-12-18 18:23:55)
标签:

教育

英汉语言存在巨大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以下十种差异,英语静态语言汉语动态语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英语多复合句,中文多简单句;英语结构紧凑,中文结构松散;英语重具体,中文重抽象;英语多间接,中文多直接;英语多替换,中文多重复;英语属于综合语,中文属于分析语。接下来,本文将从中英语言的第一个差异,即:英语静态语言汉语动态语言,来详细分析这两种语言的差异。

一般来说,英语和汉语的一个显著差异在于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作为有丰富形态变化的综合性语言,英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要受很多形态变化规则的约束,使用时有很多不便,所以一般每个句子只有一个谓语动词。英语中很多名词都是从动词变化而来,具有动态的含义,且形态变化相对简单,常常用来表示动词含有的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因此,名词化成为英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构成了静态为主的语言特征,即所谓的名词优势于动词。与英语形成对照的是,汉语是逻辑性语言,不受动词形态变化的约束,使用较多的动词,除了大量的动宾结构外,还有两个以上动词连用的连动式、兼语式,形成了明显的动态优势。由于两种语言各自所具有的这种特点,英译汉的过程常常就是在译文中强化原文动态色彩的过程。也就是说,英译汉时常常需要把英语名词,特别是抽象名词,转换成汉语动词。例如

1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structure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s helpful for your study of the language.

对汉字的结构、发展史有所了解有助于大家学汉语。

2Prince William 's choice of St.Andrew is viewed as an unofficial royal recognize of th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announced a 44.4% increase in application.

威廉王子选择了圣安德鲁大学,这被看成是皇室对该大学的非正式认可。校方宣称报考试校的人数增加了44.4%

3:我相信本届研讨会,也一定会与以往的研讨会一样,取得圆满成功。

I'm sure that this conference,like the previous ones,will be a great success.

由以上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英文中的一些由动词转化而来的抽象名词——1know(动词)-knowledge(名词),例2choose -choice,3 succeed -success以及本身既有动词又有名词词性的词一例1中的study和例3中的increase,都可以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译成动词,引出宾语。这样既能够忠实于原文的含义,又与汉语的表达习惯相吻合。下面我们就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来分析英语的静态优势与汉语的动态特征,并试着从现象中找出规律,从而探讨对应的英汉翻译方法及技巧。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英语名词化现象,要根据需要把英文中的名词(结构)译成汉语动词(结构)。同样,在把汉语译成英语时通常要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把动词转译成其它词性,特别是名词。其原因除了以上提到的英语侧重名词结构而汉语侧重动词结构外,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语义侧重方面的差异。

下一篇文章,我们会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角度继续为大家探讨其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更多内容可点击考研分数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