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2019-10-19 14:09:58)
标签:
教育 |
27.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要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做到系统性强、概念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等。
(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体育教师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时的举止与神态,善于利用无声的语言。
(3)多用设问和解疑
无论是体育教学中的讲解还是指导,都需要有一些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最好是“问题串”来串联,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思维活动经常处于积极的状态。
(4)适当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
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是日本等国家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会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提高讲解和讨论的质量,应该予以重视并加强对教学挂图和板书内容的开发。
28.运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演示法时,要根据体育教学任务的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体育课中使用的道具在市场上没有出售的,就需要体育教师自己制作或请他人制作,制作完成后还要设计演示的时机和演示的程序,并与其他教学程序进行很好地结合后写人教案。
(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
演示前要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和思考。要把学生的感知与理解紧密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师还要借这种实践活动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与方法,提高学生在运动学习中的观察能力。
(3)做好总结,将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演示结束后,体育教师还要进一步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问答、练习和讨论等多种方式,把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偶然观察到的结果与必然的规律联系起来,使演示真正起到获得感性知识、验证和理解知识的作用。
29.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参考答案】
(1)要依据体育课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
不同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比如新授课,就得更多地运用语言的方法、示范和演示的方法。
(2)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一般说来,不同性质的教材内容,也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应在仔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具体内容的特点,灵活而有创造性地选择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
(3)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
使用体育教学方法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而不是教师的一种什么“展示”。因此,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要看该教学法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是否对学生有帮助。应当注意从学生具体实际出发,选择那些最能适应学生条件和能促进和发展学生技能的教学方法。
(4)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只有和教师自身的条件和待点密切结合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实施的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条件仍然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的条件和特长,也会成为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5)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用教学法
任何体育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都有各自的独特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的限制,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体育教学方法受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有时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可能有时就事与愿违。
(6)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用教学法
教学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和工作效率也是不一样的。如发现法要比讲解法费时间,分解法要比完整法费时间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某个教学方法时,也应考虑其所用教学时间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高效低耗的,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们还要注意“有价值的弯路”,即看起来稍费时间但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步骤,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和奠基作用。
30.体育教学设计的意义
【参考答案】
(1)体育教学设计有助于突出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教学设计是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作为体育教学设计者的体育教师,根据国家对各级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总要求,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体育教学策略的选择、体育教学媒体的应用、体育教学过程的描述等。
(2)体育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体育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运用了相应的体育教学策略,采取了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地应用了教学媒体,优化了体育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体育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体育教学效果
通过清晰地阐明体育教学目标、科学地制定体育教学策略、恰当地选用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和媒体、合理地拟定体育教学进度、准确地分析和评价体育教学结果,使体育教学活动在人员、时间、场地器材和媒体使用等方面取得最佳的效益。
31.体育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参考答案】
(1)制定体育教学目标
即确定通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哪些运动技能和体育与健康知识、在身心健康方面达到什么状态、形成怎样的体育态度和认识、培养与发展哪些能力等,应该用具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术语精确表述学习目标。
(2)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认真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学校体育工作实际选择适合水平和本校实际的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工作计划、教案等体育教学指导性工作方案。
(3)进行体育教学任务分析
即确定学生从现有水平到达到教学目标所需获得的能力和子能力及其层次关系。
(4)选择教学策略
包括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场地器材、电教媒体、活动步骤等方面的选择与设计。
(5)体育教学场地设计
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场地条件下进行的,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材,需要不同的体育场地器材;同一内容的体育教学,不同的场地设计也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6)开展教学评价
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状态,并为修正教学系统设计提供实际依据。考研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