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比较阅读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2020-01-05 09:13:16)古典诗歌比较阅读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14.【答案】B(B项中“些许欣喜与慰藉”错误。颔联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
15. 【答案】
(1)内容不同:《书愤》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临安春雨初霁》写明媚春光下客居京华的恬静闲适生活,表达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能上前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悲愤心情。
(2)意境不同:《书愤》的意境是沉郁雄浑顿挫;《临安春雨初霁》的意境是明艳恬静闲适。
(3)风格不同:《书愤》的风格是沉郁雄放;《临安春雨初霁》的风格是清新隽永,优美自然。
(4)表达技巧不同:《书愤》表达技巧之一是虚实相济,前四句回忆往事是虚,后四句着眼现实为实,虚实对比,相得益彰;《临安春雨初霁》表达技巧之一以乐景衬哀情,以恬静闲适的生活反衬落寞无聊的心境。
二、14. 【答案】B(这首诗首联写远景, 与首联相比,颔联写的是近景。)
15. 【答案】(1)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2分)
(2)异: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2分)《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2分)
三、14. 【答案】C(作者并无纷乱不宁,犹豫不决之情,相反作者心志坚定。)
15. 【答案】(1)王安石诗:表现出对出仕的陶渊明的仰慕,自己也甘愿居下位为国效力。
(2)李白诗:表现了对权贵的不满、抗争和自己怀才不遇的心声。
(3)毛泽东词:表现了英雄人物被祖国壮丽秀美景色吸引、并为之倾倒,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四、14. 【答案】B
15. 【答案】
(1)二者不同。“谋稻粱”是指禽鸟为谋生而觅食。杜诗中的雁虽不愿与乱聚成群的鸂鶒为伍,但为现实所迫,不得已而“谋稻粱”;陆诗中的雁在艰险中磨砺、不畏艰险而超然万里、志存高远,是不屑于“谋稻粱”的。
(2)杜诗通过塑造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虽志趣高洁,但为现实所迫无法实现理想,内心充满矛盾、痛苦的自我形象;陆诗通过塑造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虽历尽艰险却不畏惧,志存高远、豪情万丈的自我形象。
【评分参考】各4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它言之成理即可。
五、14 、【答案】 A(“触龙门”只是在表现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
15 、【答案】两首诗均写了狂夫“渡河而死”的悲剧,李白诗的悲剧意味更体现在用大量笔墨渲染黄河汹涌气势,及大禹治水后剩下“茫然风沙”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除了妻子的劝阻,李诗还写了旁人的冷漠,侧面烘托出狂夫的悲剧。李诗还想象狂夫死后的景象,挂在白鲸的巨齿间,箜篌悲声不绝,将悲剧推向高潮。
六、14.
【答案】A
15. 【答案】(1)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2)不同点:《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七、14. 【答案】D.(诗人与友人共同被贬,“滞一乡”可见连音书都无法送到,更显沉郁悲慨。)
15. 【答案】(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俗飘逸。多用口语,直叙其事,通俗直白;后两句运用想象,让明月将自己的牵挂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飘逸潇洒。
(2)本诗含蓄悲慨(沉郁顿挫)。中间两联比兴(借景抒情)的运用,委婉含蓄;尾联承前联的互访不易,更写音书难通,沉郁悲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