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运用补写语句名校模拟试题三
(2019-02-12 09:25:29)(上接:高考语言运用补写语句名校模拟试题二)
28、(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上期末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正确语句。。
【问题】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显然,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是否存在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直接证据证明。
D.当然,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直接证据来表明。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A【解析】首先要保持前后陈述主语的一致性;然后注意语意的准确性。根据括号前后句子“如此超级新好爸爸”“尝到小企鹅未出生便夭折的丧子之痛”,判断所要填写的句子的主语是“超级新好爸爸”,意思是企鹅爸爸如此尽心尽力的孵蛋,却不敌不过大自然的力量,尝到小企鹅未出生便夭折的丧子之痛。根据前后陈述主语的一致性,排除CD两项。此处是讲述企鹅爸爸敌不过大自然力量,尽心尽力孵蛋,但是小企鹅未出生就死去,并不是说企鹅爸爸被大自然力量彻底打垮。故选A
3、【答案】B【解析】(根据前文“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推断,“网络词汇”扩大范围,表意宽泛,不合语境,故排除A和C;“一定会”过于绝对,不合语境,故排除C和D。)
4、【答案】B【解析】注意前后句的暗示与限制,前面的句子中“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讲时间——“承接古今”,再说空间——“连接中外”;可排除A、C,后面的两句中先说“古丝绸之路”后说“时代潮流”这暗示应该是“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可排除D,故选B。
5、【答案】D【解析】(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
6、【答案】C 【解析】(承接上文,主语应为“外卖”,强调“外卖”需要食安“守门员”。排出AB,D项“不仅……而且……”不合逻辑,且繁复。)
7、【答案】 B
8、【答案】C【解析】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排除A、B;D项与上下文文意不符。
9、【答案】B【解析】(联系语境,此处是对前两个句子的总结。A项将“走街串巷”比方当事实。C项、D项“人们”多余,且连贯性、形象性不如B项。)
10、【答案】A
【详解】从括号所处的位置看,括号内所填的句子应是承接上文的。联系上半句可知,括号内语句应以主语开头,排除C、D项。“互相兼容”与“互为补充”两个短语,应是“兼容”在前,“补充”在后,故选A项。
11、【答案】B【解析】(根据后文举例闸释确定。)
12、【答案】D【解析】(与前文“政治家”“游记作家”“哲学家”对应应选“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排除A、C两项;“从来没有”应修饰“诗人”,不是否定“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排除B项。)
13、【答案】D【解析】(考查语言连贯。承接前文“伦敦……巴塞罗那……”补写句的话题应是“街头表演”,可故可排除A、C;街头表演的作用,应先说“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再说“帮助城巾^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故可排除B,故选D。)
14、【答案】 A【详解】B项,“好的作品,必定立意明朗、积极”与前面句子的结构不一致,且是从“好”的方面来说,不能体现“亦然”;C项,是从“好”的方面来说,不能体现“亦然”;D项,结构与前面不一致,且“必定”说法太绝对。故选A项。
15、【答案】.C【解析】(首先依据上文的“不涂脂抹粉”可知下文应紧承这一点展开说明,从面部先说“贴金”“抹黑”,再说“拔高”“护短”,故排除 A 项;然后再观察其他三项,“贴金”与“抹黑”为反义词,“拔高” 与“护短”为反义词,且“贴金”与“拔高”都为褒义词,“抹黑”与“护短”都为贬义词,依据两两对应的原则,且前后对应的一致性,“贴金”“抹黑”应分别与“拔高”“护短”对应,由此可排 除 B、D 两项。)
16、【答案】C【详解】从前后语境分析得知,所补写的句子与上一分句结构基本一致,与下一分句构成“不是……而是”的并列关系,故选C。
17、【答案】C
【解析】据“他们统一着装,热情服务”,陈述对象应该是经销商销售人员,所以排除B项和D项;在车展活动中,展方是为参观者服务的,不能是主角,故排除A项。C项表述正确合理,强调展方在车展活动中非常用心努力。故选C项。
18、【答案】D【解析】A项,内容符合逻辑,但全句无主语。B项,无主语,且先形成,后建成再带动不符合逻辑。C项,“有望建成”“全国盘棋的局面形成”“也带动了地方錾济的发展”,二者前后矛盾。故选D。
19、【答案】B
20、【答案】 D【解析】(上文说的是“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的原因,故用“正因为如此”,排除A、B;下句将时间状语提前并用逗号隔开,为与下文句式保持一致,故选D项。)
21、【答案】C【解析】(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22、【答案】C【解析】(“一柞长的四脚蛇”与上文衔接自然,强调主体,说明下文特殊的效果;“四脚蛇长到一挥长”强调的是动态,不是语意表达的重点。后文“露着贼光”相对静态,故前置;“滴溜溜地转”系纯动态描写,是对上文的推进,也以动作表现神态,与下文衔接自然紧密。)
23、【答案】C【解析】(句子叙述的对象是建筑,括号里的句子以“建筑”领起更顺畅,据此排除A、D项。后文列举不同地方建筑的不同特色,强调的是历史脉络对建筑的影响,故括号里内容应对“自己的历史脉络”加以强调,而B项强调的是“植根”,故应排除,答案选C。)
24、【答案】B
25、【答案】 C【解析】前文主要讲述了人们对于创新的看法,应由“创新精神”承接,排除A、B两项。后文讲述戏曲艺术的创新,需由“当代戏曲的发展”引出,排除D项。
26、【答案】D(前面是“学习”,同时注意“学习”和“掌握”的先后顺序。)
27、【答案】C
28、【答案】D【解析】(根据前文可知,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是存在密切关系的,排除C项;“显然”意为“显而易见”,用在此处不当,应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当然”,排除B项;由后文的“从理论上说”这一部分的阐述可知,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的因果关系理论上成立,缺的是直接证据,排除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