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导学案
(2017-12-21 17:52:22)高考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导学案(学生版)
一、高考真题体验
(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答案】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关键词得分点:度、因、雅,句式,辙辞以疾(状语后置句),弗之罪也(宾语前置)。
二、知识解读
(一)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之一,要掌握好宾语前置句,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定)主十〔状〕谓十<补>十(定)宾。
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
如①《鸿门宴》中“沛公安在”宾语“安”放置在动词谓语“在”之前,就是“沛公在安”的倒装形式,语意是“沛公在哪里”。
②《寡人之于国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未之有”宾语“之”放置在动词谓语“有”之前,就是“未有之”的倒装形式,语意是“没有这样的事”。
理解句子基本结构与宾语前置的语法特点是掌握这一句式的前提。
(二)熟练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种常见类型。
1.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调整句子,标出需调整的宾语,并总结出规律。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④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
⑤先生……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
(
⑥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规律:
2.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调整句子,标出需调整的宾语,并总结出规律。
①大王来何操? (
②沛公安在? (
③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④夫晋,何厌之有?
(
⑤沛公安在? (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
(
规律:
3.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调整句子,标出需调整的宾语,并总结出规律。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
③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④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⑦惟弈秋之为听。
(
⑧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
⑨唯利是图。 (
⑩唯吾马首是瞻。
(
⑾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
规律:
4.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调整句子,标出需调整的宾语,并总结出规律。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
②全石以为底。(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④夜以继日。(
⑤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⑥将子无怨,秋以为期
规律:
5. 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调整句子,标出需调整的宾语,并总结出规律。
①儿童相见不相识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
③府吏见丁宁(
规律:
三、练习巩固
(一)标出前置宾语,用序号说明前置宾语的类型(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前置;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前置;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5、“相”“见”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劝学》
(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3、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4、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六国论》
(
6、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7、“何以知之?”对曰:(
8、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10、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安,2)
11、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13、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秋声赋》(
1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16、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17、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
18、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1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20、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2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2、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23、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24、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鉴议书》)(
(二)阅读文言小故事,标出宾语前置句,并指出前置的宾语。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也。为秦桧所害,魂赴天庭。帝曰:“来者曷为者也?”对曰:“吾乃南宋岳飞也。”曰:“何以来此?”曰:“吾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未敢自恤。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心之竭诚,人神共鉴。为奸人秦桧所害,不然,吾何以至此?如是正气不张,则良善何恃?小人之不拘,目不瞑。愿帝拘之。”帝曰:“桧安在?”乃命拘桧。曰:“夫飞,何罪之有?何以杀之?虚言之务去!”对曰:“莫须有!”怒言:“此等奸臣,虽生,何面目以归宋!宜杖而死。”曰:“桧知罪矣,求见恕。”曰:“罪已至及,定不相从许。”乃廷杖之,桧死。帝叹曰:“岳飞之不余欺也。世之英雄,其飞之谓乎!”乃曰:“夫飞,尔复何撼?”曰:“吾有幼子,身死莫之养也。”帝乃命养其子,以慰其灵。
问题:挑出前置宾语句:(共18个,希望同学们全部找出)
1、
3、
5、
7、
9、
11、
13、
15、
17、
(三)能力提升(高考真题)
1、(2015年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注意绿色字体句子翻译特征。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袺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偹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关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给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首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刚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有删节)
翻译句子(注意加粗字体句特殊句式):金人虽不我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翻译:
2. (2015年全国2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注意绿色字体句子翻译特征。
翻译句子: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翻译:
3. (2015年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注意绿色字体句子翻译特征。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 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 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节选自《宋史•许将传,有删节》)
翻译句子: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 不能对。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