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诗歌鉴赏诗眼复习导学案

(2016-04-20 11:07:54)

高考诗歌鉴赏诗眼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诗眼”的基本特点; 

2、能多角度地分析“诗眼”的作用; 

3、能根据试题指向,灵活运用对应的方法赏析“诗眼”。

一、高考真题感知

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2)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先从时间很快的角度来表现“过”:早雾刚刚消散,朝阳还未升起,没来及等景象展开就离开这个地方了;②再从行舟速度很快的角度来表现“过”:站在船上远远地通过柳树来辨识城市的方位,一霎眼功夫,眼前已经是满山枫树,到了另一处水湾。

二、常见的提问形式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三、诗眼知识

(一)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

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v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v 诗眼分为两类:

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二)寻找诗眼的方法

1、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2、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3、其他关键词:拟声词、数词、叠词、活用词、 语义双关词等

四、解题方法

(一)【思路】

1、明确诗眼的价值,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歌的灵气所在。或者统摄全篇,或者一字传神。

2、统摄全篇型,要结合全诗,逐联(句)解说诗眼的体现,诗句解说要扣紧诗眼。充分体现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3、一字传神型,则重在透过诗眼,分析诗歌旨意,传达作者情感。字句的解说要具体,要联系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理解。

(二)【步骤】

1、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例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3、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指出该字在表达情感、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三)例: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题: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如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1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 

2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五、巩固练习

12003年,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看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题: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22006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题: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答:                                                                           

                                                                             

3(2007年,全国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问题: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                                                                           

                                                                             

4、(06四川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筇:此代指竹杖。

问题: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5、(07四川)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问题: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6、(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问题: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                                                                           

                                                                             

7、(2010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问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答:                                                                           

                                                                             

8、(2011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问题:“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                                                                           

                                                                             

 

9、(201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问题:这首词开篇有何作用?

答:                                                                           

                                                                             

   

10(2013山东)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

答:                                                                           

                                                                             

11、(2013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问题: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                                                                            

                                                                             

12(2012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

[]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问题: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

答:                                                                           

                                                                             

13、(2014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问题: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答:                                                                           

                                                                             

 

14、(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问题: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答:                                                                           

                                                                             

15、(2010年深 圳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孳①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 ①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时官至刑部尚书。

试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你认为呢?为什么?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是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 声绘 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2答案、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3、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4、【答案】本诗写景扣住字,写情扣住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5、【答案】:(2)本诗以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6、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也以景写情,烘托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7 答案、(1)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8、答案、(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9、答案、(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10: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11、【答案】(1)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2)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行”之“早”有关。(3)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行”之“早”。

12、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13、【答案】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足见两人友情之深。

14、【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15、【答案】 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楼等意象,表现了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眼前的月亮着一字,正是他心境的写照,写出了百愁萦绕、无可奈何的凄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