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
(2015-02-04 10:06:01)
一、注音
喟(
曾皙(
铿(
二、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
三、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
四、重点实词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毋吾以也
5、不吾知也
7、则何以哉?
9、摄乎大国之间:
11、因之以饥馑
13、比及三年
15、夫子哂之
17、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19、非曰能之,愿学焉
2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3、舍瑟而作
25、何伤乎?
27、春服既成
29、风乎舞雩
31、吾与点也
33、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35、夫子何哂由也
37、唯求则非邦也与
38、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39、非诸侯而何
五、一词多义
1、如
(1)如或知尔
(3)如其礼乐
2、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
(3)则何以哉
(5)以侍君子
3、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4、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
5、为
(1)由也为之
(3)赤也为之小
6、知
(1)居则曰
(3)不知木兰是女郎
(5)孰为汝多知乎
7、居
(1)居则曰,“不吾知也!”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4)居十日,扁鹊复见
(6)囤积居奇
六、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
5、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
七、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
3、不吾知也
5、摄乎大国之间
7、异乎三子者之撰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八、重要语句翻译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译文:
(2)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文:
(3)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译文:
(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
(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
(6)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九、名句填空
1、莫春者,______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
2、以下名句皆出自《论语》,请填完整。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3)不患寡而患不均,_______________。
(5)人而无信,__________。
(7)往者不可谏,_________。
(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
(1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参考答案
一、注音
Kuì
二、通假字
1、希,通“稀”,稀疏
三、古今异义
1、古:诸侯相见
四、重点实词
1、侍:陪侍
4、
7、何以:做什么
9、摄,夹、迫近
11、因:接着
14、且:表递进,而且
17、方:方圆
20、如:或者
23、舍:放下
25、何:什么
27、既:已经
31、与:赞成
35、何:为什么
38、安:怎么
五、一词多义
1、如:(1)假如
2、以:(1)介词,因为
(4)介词,用
3、方:(1)方圆
4、尔
5、为
6、知:(1)了解
7、居
(1)平日、平时(2)处于某种地方(3)居住(4)过了(5)坐(6)积蓄、储存
六、活用现象
1、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3、后,名作动,落后
5、勇,形作名
七、句式
1、状语后置
6、状语后置
10、状语后置
八、重要语句翻译
(1)
(2)
(3)译文: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甚至于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
(4)译文: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讲的不一样呀!"
(5)译文: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里游泳(祈福),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
(6)译文: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
九、名句填空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补充
(1)思而不学则殆
(4)更也,人皆仰之
(7)来者犹可追
(11)小人常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