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吟诗》
(2015-05-19 16:42:10)分类: 语文天地 |
《纪晓岚吟诗》是一篇可读性强的古代历史故事。它记叙了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在江边陪乾隆皇帝散步时,乾隆皇帝突然要他当场作一首七言绝句,且诗中必须用上十个“一”字为难他。纪晓岚就地取材,在很短时间里吟唱出绝妙的“秋江独钓”古诗,表现出机智过人的聪明才智。阅读本文,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的经验。
课文围绕着“纪晓岚吟诗”这件事,从景入手,由景到人,并且以事写人,最后点明人物的特点。本课的语言浅显易懂,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放手让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做到读思结合,读悟结合。
1、把课文中的古诗与1、2自然段对照起来读,感悟古诗与所见情景的关系,体会古诗“用字绝妙”,描写“生动传神”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后,我让学生把课文的1、2自然段读几次,然后把古诗和1、2自然段对照着默读几次,想一想文中的哪些句子与诗中的哪行句子相对应,说说古诗“用字绝妙”表现在哪里,描写“生动传神”表现在哪里,“一人独占一江秋”怎么理解。然后把1、2自然段与古诗对照着多读几遍,边读边浮现诗文表现的形象,参看画面,把诗变为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美好意境。
故事一:
有一年乾隆微服出宫,与纪晓岚在一艘小船上游玩,这里是屈原投江的地方,于是乾隆想试试纪晓岚是否忠心,于是说纪昀,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吗?纪晓岚说,这是当年屈原投江的地方,乾隆说,好为表你的忠心你去投江,乾隆当时是这么想的,你投江是死,不投江也是死,不管你投还是不投你都得死;纪晓岚一听知道是皇上给他出难题,于是他站起来走到船头说了几句又回来了,乾隆说你好大的胆子,敢抗旨,纪晓岚说,我刚要跳时,屈原从水里冒出来说,我当年投江是因为国君昏庸,现在百姓和谐你投什么?纪晓岚是这样想的我要投江证明皇上是昏君,不投证明皇上是明君。就这样把乾隆皇帝说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故事二:巧改《清明》
纪晓岚把杜甫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改为: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纪晓岚把七言绝句改成了五言绝句,聪明的你们猜猜,他又是怎么改成四言呢?三言呢?剧本呢?
回家阅读:《纪晓岚秒对乾隆对联》(欢迎收集更多相关资料跟帖供大家阅读)
乾隆说:两碟豆,
晓岚答:一瓯油。
乾隆说:我念的是: 林中两蝶斗,
晓岚道:我念的是: 水上一鸥游。
乾隆说:白龙寺内撞金钟
晓岚道:黄鹤楼中吹玉笛
乾隆说: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
晓岚道: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清代北京人个叫“天然居”的酒楼。一次乾隆路过这家酒楼,称赞楼名的高雅,遂以楼名为题作对联,上联是: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但下联却苦索不得。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后五字是前五字的颠倒,既要语意完整,又要平仄协调,还要意境美好,的确困难,他便指令群臣属对。正当大家大伤脑筋之时,纪晓岚已经对出下联: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此联对丈工整,意境完美,博得随得群臣的称赞。据说后人对此也有一副对联是: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乾隆皇帝率群臣登泰山祭祀岱庙。当时庙前正有野台梆子戏上演《西厢记》,乾隆灵机一动,对纪晓岚说,朕有一联,卿试对如何?乾隆的上联说道:
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
晓岚略加思索对道:
春和坊,卖夏布,秋收冬藏。
联以春夏秋冬四季,对东西南北四方,信手掂来,贴切非常。
群臣游至“观音阁”,乾隆又出一联请晓岚属对: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日扬帆离古寺,
晓岚确实不含糊,应声对道:
两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这一联对的可以说是在衣无缝,最后一句用《孟子》现成的语句,贴切自然,甚为难得。
乾隆五十年(1785年),于乾清官开千叟宴,赴宴者三千九百人。内有一叟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皇以此为题,与晓岚对句。乾隆作上联云: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六十岁为花甲,两个花甲共一百二十岁,三七岁月,即二十一岁,相加恰好一百四十一岁。
晓岚相加思索,就对出了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七十岁为古稀,双庆古稀是一百四十岁,再加一度春秋,便是一百四十一岁,可谓妙对。
乾隆皇帝命纪晓岚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后,觉得任务繁重,深感朝中人员不足,缺乏得力助手辑定总目纲要。他想,自古江南多才子,不如到江南走一遭。主意打定,便独自南下了。
这日到了杭州,一路问来,得知浙东就有四位有名的才子,一位姓高,一位姓周,一位姓温,还有一位姓施,均住桐庐富春山中,端的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纪昀忖道:如能请到这四位才子,何愁大事不成!
第二天一早,纪晓岚便上了路。一路走来,有点气喘吁吁,见山腰有座凉亭,便进去歇脚。他踏进亭内一看,只见中间石桌上摆满酒菜,四张石凳上端坐四个文人模样的人。纪昀一旁坐下,听四人出言不凡,便静静旁观。转眼金乌西坠,橙山辉水,微风中吹来片片柳絮,飘荡飞扬。纪昀顿感心旷神怡,诗兴勃发,乃口占一绝:
富春山上起微风,柳絮飞来片片红。
桃花开满章台畔,夕阳又照小亭东。
在座四人听到此诗,不禁对纪晓岚肃然起敬。他们一起站起,邀纪晓岚入席叙谈。纪晓岚见四人气度不凡。说不定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便入了席,将自己的真名实姓和下江南访贤的来意和备端出。那四人闻言一惊,原来他们四人正是纪晓岚要找的四个秀才。
高秀才拱手道:“久闻纪大人才华横溢,在下有一上联,请纪大人续对。”说罢吟出上联:
水上结冰冰上雪,雪上加霜;
纪晓岚沉思片刻,即对道:
空中起雾雾中云,云中见日。
高秀才听罢连连点头说:“果然妙对。”这时周秀才一旁道:“晚生也有一联请纪先生赐教。”便念道:
龟浮水面分开绿;
纪昀应声对道:
鹤立松梢点破青。
俗话说: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刚才还是个大晴天,忽然却下起雨来,雨点落在凉亭顶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只见施秀才站起身来,对纪昀说道:“纪学士才华出众,名不虚传。在下以此雨景作一上联,还请大人赐对。”接着他吟道:
春雨连绵,檐前如奏九霄音,丁丁当当,惊回幽闺淑女梦,梦不成,夫戍边关;
纪晓岚见他以雨为题,又暗指夫妻分离忧怨苦愁之情,题意丝丝入扣。于是手捋长须,抬头望天,暗自沉吟。只见此时山雨渐停,天上乌云渐散,他灵机一动,立即朗声吟道:
彩云缥缈,空中似放五毫光,往往来来,动起京都游子思,思无穷,友留故里。
此联在结构上与上联对仗天衣无缝,又暗示从京都来的游子求贤若渴,朋友尚留在故乡不肯出山,暗含责备之意。
施秀才细思句中深意,不由叹服。众秀才见纪昀对答如流,又谦恭有礼,不禁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乘着余兴,吟诗作对,你一杯,我一杯,直灌得烂醉。
第二天,四人便跟着纪昀上京编书去了。
纪晓岚熟读诗书,记忆力很强,其师曾以杜甫《兵车行》中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出联考他,他巧妙地运用李商隐《马嵬》中句"他生未卜此生休"作对,天衣无缝,工整贴切,令其师不得不佩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纪晓岚中取进士那年,见京城当铺林立,随口吟出一句上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但苦思不得下联。后来他执令赴通州当主考官,见通州有南北之分,苦思数月的上联便有了下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绝妙之极。
有一年秋,一个经常愚弄百姓的戏班到纪晓岚家乡演出,因该地很穷,生活很差,戏子们心中怨气很大。于是,在一出戏中饰"主考官"的戏子便借戏讽刺该地的乡民:"酸芥菜,臭黄瓜,入口眉愁眼眨;"熟料恰逢纪晓岚回乡看望父母,于是愤然回敬道:"毁梨园,败戏德,开台腔乱调翻!"
一知县早闻知纪晓岚才华敏捷,是个对句奇才,想亲自试之。某日恰遇纪晓岚随驾巡视至此县,他便出了个刁钻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思虑片刻,一时难以为对,环视四周,见有一鹦鹉,便从容对道:"鹦有雌雄都叫哥。"该知县对纪晓岚的才华暗暗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