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安家庭教育西安萨提亚西安心理咨询西安亲子关系何以为家 |
分类: 心理学之窗 |
家和萨提亚 丨
舒雅德,赞恩的妈妈,被赞恩以『生了我』的理由告上法庭。
加上肚子里未出世的小宝宝,如果我在《何以为家》的影片中没有数错的话是9个孩子的妈妈。
最大的儿子易卜拉欣在监狱,二儿子赞恩在少年监狱。
女儿萨哈大出血离世。
身后还有大大小小6个孩子。
11岁左右就和赞恩的爸爸结婚,过着贫穷、受气、生孩子、生孩子、生孩子的人生。因为没有合法证件,可能还会有些东躲西藏和担惊受怕的日子。
从舒雅德法庭上那段触动人心的表达,可以知道,她爱孩子们。
只要能养我的孩子让我去犯多少罪都行!
他们是我的孩子!
我的骨肉!
但从她的行为上,孩子们是很难体会到爱的。
她粗暴,对孩子从打到骂都十分的顺手和随意。
即使在赞恩提出他想上学,被爸爸反对的情况下,她也在帮着赞恩说着上学的好处以及对在阿萨德的小商店误工的弥补。虽然说的理由是可以减少家里的负担,但至少是同意让赞恩去上学的;
即使送走萨哈她也不舍,她会伤心的痛苦,虽然这样的痛苦会转瞬即逝,但她不知道要如何做是保护自己的孩子,因为对于她来说,命就是这样。因为她曾经也是这样。
不但没有阻止,反而成了将萨哈推进火坑在后面使力的人。
也许那一刻,她变成了她的妈妈。
即使是在家中再次见到不辞而别多日的赞恩,那一刻,她是有惊愕的,然后开始了她熟悉的打骂模式。
是。这是她熟悉的,她会的。
她爱孩子们,但孩子们收不到——爱。
很多的时候,我们身上是不是也有舒雅德的影子?
依靠我们本能的、我们会的、我们小时候从爸爸妈妈身上学来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
我们在自己的父母那里遍体鳞伤,却又继续将伤害传递到我们孩子的身上?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却又是事实。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不是我们想要的;
很多时候孩子们理解的我们的表达也不是我们真实想要表达的意思;
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想对孩子动手的......
我们有了孩子,就会自动升级为爸爸、妈妈,但我们不一定是合格的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观念如果还一直停滞在“我会的”“我妈也是这样对我的”的阶段,也许我们做的事情是真的会把孩子从我们身边越推越远。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孩子,我们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学会和孩子交流的更好的方式,而不是让满满的爱和可以为孩子奉献一切的心,风干在日常的琐碎生活中。